4.改善血管功能
可以擴張微、小動脈血管,減少心臟外周阻力,可以改善微、小動脈血管壁的彈性,有效地降低血壓。
5.可以降低血脂
下蹲運動通過刺激經絡系統,可使脾經運化功能增強,促進血管壁粥樣斑塊的分解,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減少血液中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促進脂代謝,進而改善血管的彈性,有效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對預防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有重要意義。
6.鍛煉可以使精神放松
可以暫且拋開煩惱、放下生活的壓力、使人的精神得到放松,調節情緒,增加生活樂趣,這對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好處。
7.延緩大腦的衰退
如果腿衰老了,大腦也會隨之衰老;腿衰老后人的活動減少,感官接受新信息的機會減少,來自外界的刺激少了,大腦細胞也就不再活躍,人就會變得癡呆起來;下蹲可以加強腿的活動能力,增強和外界接觸,不但能夠延緩大腦的衰退,而且可以進一步增智開慧。
重點:動作要領
站姿
正確的姿勢應該是從動作開始到結束。全身放松,兩腿分開略比肩寬;腳尖的方向倒八字形;下蹲時膝蓋的方向要在第二趾的延長線上。膝蓋一定不要內扣,內扣會傷到膝蓋。。
下蹲
膝蓋彎曲,到大腿與地面平行,膝蓋不要過腳尖。1次下蹲標準是5秒鐘,上身保持垂直地面,臀部向身后撅起,邊下蹲邊吸氣。老年人或初練者可先取用半蹲或1/4蹲,覺得吃力可以扶椅背等。
起立
向上站起時要整個腳掌在向下推壓地面,用大腿和臀、下背部的肌肉將身體帶起,千萬不要把所有的力量都放在膝蓋上,慢慢直立站起。邊站起來邊呼氣。
呼吸
一邊下蹲,一邊吸氣;一邊站起來,一邊呼氣。但注意千萬別憋氣。
運動時間與強度
每次運動5~15分鐘,一般每日1次或分2~3次進行。如果開始做不到全蹲,就循序漸進,直到標準。保證運動后心率在120次以內,全身感到舒適好。
從容不迫地下蹲5分鐘的運動量等于步行1小時,等于跪膝20分鐘,是一種省時間的有氧運動。
溫馨提醒
第一次練習下蹲運動時,把次數控制在10~20次之內,一般不會引起肌肉疼痛。即便疼痛也要繼續做幾次輕微的下蹲,有助于緩解酸痛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