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深度睡眠更利于身體排毒
丑時氣血流于肝經,肝經旺。中醫有云,臥則血歸于肝,此時人體應處于深度睡眠從而有利于肝血推陳出新。肝臟有血海之稱,在產生新鮮血液的同時,還要完成大部分的解毒工作,所以深度睡眠是養肝護肝的好辦法,也更加有助于機體排毒。
6、 有火要發出來,不然會傷肝
肝通五行之木,主情志之怒,故大怒則傷肝。在平時一定要保持肝氣柔和、舒暢,萬事少生氣,有怒氣要發泄出來,不可憋著。《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故過怒則易造成肝功能失調,使機體容易生病。
7、 春宜養肝,莫忘吃春韭
肝通五行中的木,對應四季中的春,春天木氣升華,陽氣旺,故春宜養肝。中醫將韭菜稱為“起陽草”,其利于人體陽氣的生發;李時珍還贊韭菜為“葉熱根溫,功用相同,生則辛而散血,熟則甘而補中,乃肝之菜也”,所以除了保持良好的睡眠外,吃春韭也是養肝護肝的好方法。
8、 靜臥可使氣血活動、陽氣生發,故老人不宜早起
我們常常聽到老年人晨練猝死的新聞,其實清晨過早起床鍛煉并不是一種科學的養生方法。清晨為人體陽氣生發之時,靜臥可使陽氣生發,過早鍛煉會使陽氣過早消耗,如同竭澤而漁、殺雞取卵,必將傷及人體健康。老年人因氣血不足,所以清晨4、5點便醒,若此刻起床活動,氣血還要用于供養各個器官,這樣必會增加心臟負擔,從而增加猝死的發生率。
結語:千萬年來,人的生存發展依賴于自然,所以,人體的臟腑組織活動等也與自然規律分不開。只有順應天時,借自然之力,才能更好地養護我們的身體;只有追隨自然,才能取天地之靈氣,人體也才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