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舒筋活絡法
此為準備手法。患者取端坐位,醫者以右手全掌著力,從手腕部開始,由肘、肩推撫至頸部,由上肢、肩內側至外側、后側,依次推撫,反復施術20余次。
(2)滾揉法
患者仰臥或坐位,醫者用滾法或指揉法施術于患側肩前部及上肢內側,反復數次,配合患肢外展、外旋活動。
再取臥位,醫者一手握住患肢肘部,另一手在肩外側或腋后部施用滾揉法,并囑患者做患肢上舉、內收等活動;再讓患者仰臥,醫者用滾揉法或指揉法在患側胸外上部、肩前部滾揉,然后讓患者坐起,配合患肢后伸活動。
(3)點按穴位法
患者取坐位,醫者點按合谷、曲池、缺盆、肩髑、肩貞,肩髂、肩井、天宗、曲垣、阿是等穴,使局部產生酸脹感。
(4)環轉搖肩法
醫者站在患者患側稍后,一手挾患肩,一手握住腕部或托住肘部,以肩關節為軸做環轉運動,幅度由小到大。
然后,一手托起前臂,使患側肘屈曲,前臂內收,患側手由健肩繞頭頂、患肩、面前反復環繞10次。同時,另一手拿捏患肩。
(5)上肢被動后扳法
醫者站在患者患側稍前方,一手握住患側腕部,以肩頂住患者患側肩前部,握腕之手將患臂由前方扳向背后,逐漸用力使之后伸,反復4~5次。
(6)背后拉臂法
醫者站在患者健側稍后方,一手扶健側肩,以防止患者上身前屈,另一手握住患側腕部,從背后將患肢向健側牽拉,逐漸用力,加大活動范圍,以患者能忍耐為度。
(7)提抖法
醫者站在患者患側肩外側。雙手握住患肢腕部稍上方。將患肢提起,用提抖的方法向斜上牽拉,牽拉時要求患者先沉肩屈肘,醫者緩緩向斜上方牽拉患肢,活動幅度逐漸增大,手法力量由小到大,注意用力不能過猛,防止意外發生。
肩周炎患者應注意飲食
1.忌吃肥膩食物
中醫認為,肩周炎屬“麻證”范疇,高脂食物可影響脾胃的運化而加重氣血痹阻。肩周炎患者若經常吃大量的高脂肪類食物,如肥肉、牛奶、油炸食品,會使功能障礙、關節強直及疼痛等相關癥狀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