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艾灸臍兩法是什么
第一法:艾炷直接灸
將燃燒的艾炷直接懸在臍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覺得有溫熱感為度。每次灸15~30分鐘,每日1次,連灸10次為1療程。全年可不定時灸3~5個療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體質素虛而出現的胃腸功能紊亂、神經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較好。
第二法:神闕隔姜灸
把姜片上穿刺數孔,覆蓋于臍上,點燃艾炷在姜片中啄灸,以感溫熱且舒適為度。每次灸15~20分鐘,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開始灸好。此法對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諸癥有預防作用。
什么是灸感
很多關于艾灸的書籍都指出,艾灸時出現灸感可以促進身體康復的速度,但大部分對于灸感的描述都不詳細,不少朋友在實際操作中不了解什么是灸感,有的甚至將燒灼的疼痛做為灸感來追求,影響了養生治病的效果。下面就從幾方面詳細的解決一下關于灸感的問題。
所謂灸感,從字面上理解是做艾灸治療時身體的感覺,由于人的個體不一樣,所產生的灸感也不盡相同。傳導是佳的灸感,也是做艾灸應當追求的效果。當艾灸某一個穴位時,溫熱感由這個穴位沿著一定的經絡軌跡向其它的穴位行走,這通常也叫做感傳。
大家知道艾灸的治病健身作用是利用了艾草具有通經活絡的特性,如果艾灸時沒有傳導,只是對一個穴位起作用,而出現了感傳,說明通過一個穴位調節了所傳導到的幾個穴位或者幾條經絡,這樣對身體氣血的調節作用就得到了增強,治病健身的效果肯定會得到提高。由于人體經絡的情況不一樣,并不是所有人在艾灸時都會出現感傳,大多數人第一次并不會出現傳導,而只是感覺到溫熱,隨著艾灸時間長了,經絡堵塞被逐漸打通,到一定程度后才會出現傳導。
除了傳導外,艾灸過程中出現涼、熱、痛、癢等感覺通常也被看做是灸感的一種,這是因為在艾灸的作用下,人體經絡穴位被疏通的過程中,人的神經所感覺到的變化,涼時會有冰凍的感覺,熱時會讓人全身汗出,癢時會讓人難以忍受,出現這些感覺,往往預示著艾灸對治病健身有效,說明艾灸在對身體的調節發揮著作用。
也有很多人在接觸艾灸后一段時間并沒有任何的感覺,這種現象與人的經絡敏感度有并,也與人的體質有關系,灸字本就有長久的意思,只要堅持不懈的利用艾灸來改善自己的體質,不出現灸感也會潛移默化的增強人體的抵抗力,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獲得健康。
結語:艾灸肚臍的確是可以延年益壽的,自古以來就有用艾灸來保養身體。在我們進行艾灸時應該了解穴位和施灸的過程,根據不同的體質和病癥進行不同的艾灸方法。希望小編今天的介紹能夠帶給大家一點啟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