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操作方法
首先就是跟被施者詳細講解施灸的過程,讓其不要緊張,能夠配合施灸,這點很重要,先取百會、上星、頭維穴施灸,每穴灸1~1.5分鐘,時間也不宜太久。頭維穴施灸后,再取俯臥位,開始灸命門,方法同上,但右手所持艾條距皮膚4寸。命門施灸后,再灸膈俞或肝俞或脾俞(三者選一)、腎俞。背部施灸后,再灸中脘、神闕、足三里、三陰交。通常每個穴位施灸2~3分鐘,特殊穴位可以根據左手食指和中指指腹的感覺來調整施灸時間。基本方每次必灸,調理方可交替使用。前5次每日1次,后5次隔日1次。10次后,每周1~2次懸灸調理。
5、注意事項
(1)注意均衡營養,少食辛辣油膩食物。
(2)調暢情志,適當休息,保持充足睡眠。
艾灸補腎陽
關元穴
在臍下四橫指的位置,我們的先祖們在養生中特別看重這個穴位,因為關元穴是人體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在任脈的交會點,此穴有精宮、丹田等別名。艾灸關元穴可以治療一切陽虛癥、氣虛癥,還可以回元陽,道家倡之意守丹田,亦即元氣歸根之意。
涌泉穴
我國現存早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中說:“腎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所以,涌泉穴在人體養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個方面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艾灸涌泉穴的作用主要是治療失眠,對高血壓患者也有一定療效。
腎腧穴
對于腎臟的功能有著非常重要的保健作用。艾灸腎俞穴,能增加腎臟的血流量,改善腎臟功能,養護好先天之本,激發先天潛能,充沛人體精力,促進人體造血和排毒機能,達到祛除病痛、養生健體、延緩衰老的目的。
結語:以上就是解決脫發的方法,相信通過文章的閱讀,大家已經學會艾灸治療脫發的方法,當然除了這些艾灸還能補腎陽。如果出現脫發的癥狀,大家一定不要緊張,首先要保持心情愉快,配合施灸,很快就能長出濃密的頭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