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發的主要原因是遺傳或年齡的增長,一些脫發患者希望能找到治療脫發的方法。艾灸療法就能夠很好的治療脫發,艾灸治療脫發主要是通過對穴位的刺激,從而達到祛風通絡,活血化瘀的作用。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脫發怎么辦,及艾灸補腎陽的穴位。
艾灸治療脫發的方法
脫發的原因有很多,頭發那么多,很多人都不會在意是否掉頭發,健康人毛發在數月及2~4年內更新一次,時間段其實很短,稍有不慎就很容易脫發。頭發的生長速度受年齡、性別、季節等因素影響。一般年輕時長得快,年老時長得慢。正常人的頭發,平時一面脫,一面新生,脫落的頭發被新生的頭發所替代,新生長與脫落的速度處于幾乎相等的平等狀態,所以平時有少量頭發脫落,不易被人覺察。每當季節改變時,人體新陳代謝也常受自然環境的影響,毛發也可出現一時性脫落較多的現象。
有些情況掉頭發是很正常的,像生理性或季節性的少量脫發,這只是人體的正常新陳代謝,不需要太在意,也不要太緊張。但是毛發也可以因神經因素、營養內分泌障礙等多種原因而明顯地脫落,要引起重視。常見的有脂溢性脫發、早禿和老年性脫發。脂溢性脫發又分油性和干性,油性脫發是頭皮油脂分泌過多,毛發經常象搽過油似的光亮和油膩,頭發緩慢性脫落而明顯稀疏。干性脫發,頭發有大量“頭皮屑”,即灰白色的鱗屑,頭發比較干燥缺少光澤或萎黃。形成脫發,不僅提示內臟功能不平衡,且外在形象也受到很大影響。因此,如有家族遺傳、或體質較差者應及早調理預防。
1、調理對象
30歲以上有家族脫發史的中青年男性,50歲以上的中老年男女者。
2、適應癥侯
30歲左右開始從頭頂、兩側鬢角、前頭毛發逐漸脫落、稀少、纖細、伴有不同程度的騷癢。老年性脫發常見于50~60歲的中老年,從頭頂開始向枕后蔓延,頭皮可有老年性萎縮,毛囊及皮脂腺同時萎縮。
3、穴位組方
調理穴位是百會、肝俞、膈俞、頭維、上星、風池、脾俞、足三里。基本穴位為命門、腎俞、中脘、神闕。
中醫認為腎藏精,“其華在發”,可見發的衰退表示是腎精不足漸衰的外在表現。脫發多因血虛而無法濡養皮毛,以致風邪乘虛而入,發失所養而致;或因情志抑郁,肝氣郁積,勞傷正氣,氣滯血瘀,礙發生養;或因肝腎兩虛,過食油膩辛辣,導致脾胃濕熱。因此,調理以養血補腎益肝為主。所選調理方中中,百會穴歸督脈,位于頭頂之上,中醫認為頭是“諸陽之會”,懸灸該穴可振奮一身之陽氣,健身強體,可用于防止脫發;膈俞穴位于心、肝俞之間,近脾臟,為血之會,具有補血養血的作用;頭維、上星兩穴位居頭部,均具有祛風通絡,活血化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