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疾病容易在秋季發作,感冒、支氣管病和哮喘病等都是此時的高發病。這時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煉,注意早晚不要受涼,保持口腔清潔,飲食上應以清潤、溫潤為主,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雪梨等食物,還要多喝開水、淡茶、牛奶、豆漿、果汁飲料等。
老年胃弱的人,可在早晨喝些粥,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有過敏體質的患者,平時要少吃或不吃魚蝦海鮮、生冷炙燴腌菜和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
三、進補講方法
秋季進補不是一陳不變,而是有先有后,講究方法。科學的滋補方法是先排毒,再養胃,后進補。
排毒主要是對三個主要器官的毒素進行清理:一是肝臟排毒,可多吃些胡蘿卜、大蒜、葡萄、無花果等食物;二是腎臟排毒,飲食上可多吃些黃瓜、櫻桃等有助于腎臟排毒的蔬菜水果;三是潤腸排毒,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些魔芋、海帶、黑木耳、豬血、蘋果、蜂蜜、糙米等。
養胃是排毒后,先補充一些富含營養且又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魚、瘦肉、雞蛋、牛奶、山藥、蓮子、蜂蜜等,以調理脾胃功能,為進補做好準備。
進補是秋季養生的關鍵環節,應以平補為宜,選用溫寒之性不明顯的平性滋補品,要甘潤溫養,調養肺臟,多吃水果,如梨、葡萄、大棗、柑橘、甘蔗、柿子等。
秋天食補的基本原則
其一,此時人體消化功能較差,馬上進補難以消化的食物,尤其是大量進食各種肉食,可增加脾胃負擔,影響脾胃的正常功能,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出現惡心,食欲不振,傷食,腹瀉等癥狀,這就是所謂的“虛不受補”。因而在進補時,應以不傷脾胃為原則。
其二,秋天燥氣主令,人體常可以出現口唇、鼻咽干燥,干咳,皮膚干裂,大便秘結等表現,即所謂“秋燥”。此時若大量進食肥甘厚味,可以生濕化熱,尤其是煎炸燒烤之類的食品,不僅損傷脾胃,還會助“燥”為虐,加重秋燥。
其三,進補過度,極易發體,特別是在秋季。這是因為,受自然氣候影響,人體呈冬胖夏瘦的規律。到了秋天,消化功能恢復常態,能量代謝相對穩定,脂肪細胞逐漸積聚,人體趨向肥胖。若不加控制,就很容易導致脂肪細胞“回潮”,使體重增加。
四、飲食知宜忌
秋季進補應遵循科學,不可亂補。在飲食調養上應注意宜忌:一是宜甘潤溫養,忌虛實不分;二是宜調理脾胃,忌無病亂補;三是宜循序漸進,忌恒補不變;四是宜葷素搭配,忌凡補必肉。
總結:通過上述的文章對中醫治病和秋季養生知識等知識的具體介紹,大家對于治療深秋咳嗽的中醫食療法是不是有了一定的了解。雖然中醫食療法可以有效的治療深秋咳嗽的癥狀,但是我們還是要提早做好預防的措施,因此大家在秋季一定要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