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方:川貝燉雪梨。雪梨1只洗凈,橫斷切開,去核后放入川貝末6克,兩瓣并攏用牙簽固定,放入碗中加冰糖20克,水適量,隔水燉煮30分鐘即可,吃梨喝湯,每日一次,連服3~5日。
一、養生宜潤肺
秋季萬物成熟,是果實累累的收獲季節,也是落葉凋花的時節。秋燥之氣使人們常會出現陰虛火旺的癥狀,口干舌燥、眼角干澀、皮膚發緊、咽干口渴等現象。
中醫認為,秋天五臟屬肺,肺主氣,司呼吸,以鼻腔與大氣相連,以皮膚汗孔與外界相通。因此,秋季養生以肺為先,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可適量喝些開水、淡茶、果汁飲料、豆漿、牛奶等流質,多吃些梨、甘庶、荸薺、蓮子、柿子、蜂蜜、百合、銀耳、茭白、南瓜、紅棗、核桃等食品。
秋季還容易出現秋燥,導致咽干、口燥、音啞、傷肺等,出現皮膚干澀、皸裂等癥狀。在飲食上以滋陰潤肺,不膩不燥為原則,可適當吃些百合、沙參、桑葚、銀耳等食物。
二、平補多防病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理,抓住秋冬進補的佳時期,科學進補可恢復和調節人體各臟體機能,預防多種疾病,增進人體健康。
脾胃不適是進入秋季時常見的現象,應在秋季進補前給一個調整期,可先適當吃些富含營養、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魚、雞蛋、山藥、蓮子、奶類、豆類、新鮮蔬菜和水果等,以調理脾胃。
胃病是秋后的多發病,原有胃病患者更易復發,因此,秋季要養護好胃,注意胃部的保曖,適時增添衣服,睡覺謹防受涼。
飲食上,首先要吃好早餐,溫熱適當,不宜過熱過涼,應喝些熱的稀飯、燕麥片、豆漿、芝麻糊等,吃些饅頭、面包、雞蛋、豆制品、花生、瘦肉、蔬菜和水果等;其次,飲食以溫軟淡素為宜,做到少吃多餐,定時定量;再次,進食時細嚼慢咽,以利消化吸收,減輕胃腸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