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功能紊亂、營養障礙的患者,通過氣功心腎相交之法,腎陽因秘,脾陽得腎而健運,胃陰也得腎水上濟而滋潤,從而,胃腑和降善于納腐,脾運有度、精微充脈,臨床表現為食欲大振、食量增加。消化腺分泌旺盛、合成代謝加強、營養狀態得到改善等等,這都是氣功對水谷之精發揮作用的佐證。
以上是氣功對后天精的作用表現。氣功對先天之精也同樣具有充益作用。先天之精藏于腎,氣功意守丹田命門之法,就是充實精水之術。先天精依賴于后天精的索養,通過吸抵撮閉鍛煉,兼備寡欲持滿陶冶,則陰精自然充實而固澀,腎中之精得陰精濡養,則愈加壯益,元精益固、元氣自充,這就是“練精化氣”的必然趨勢。
顯然,氣功益精固水的作用,就是氣功培補元氣的機轉。練功元氣充益后,即可更好地激發與推動臟腑進行正常有效的生理活動,這對維持機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又能進一步發揮練氣化神的作用。神,包括了先天之神和后天識神兩種。元神生化于先天之元氣,識神生化于后天之精氣。元神、識神都來源于物質,又皆反作用于物質。
《素問。移精變氣論》談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指出了神在生命活動中的重要性,這是氣功培補元氣的又一重要意義。
2. 調節陰陽通過實驗研究和臨床觀察,也證實氣功對陰陽平衡的調節性影響是廣泛存在的。
祖國醫學認為,形、精可以轉為功能,此乃陽源于陰的正常生理現象,但當機體功能亢進時,則可使形、精耗傷。氣功鍛煉入靜后,則交感神經興奮強度減弱,氣體代謝降低,高反應狀態得以糾正,亢強的功能得以調整,這些都是氣功抑陽扶陰作用的具體表現。
氣功的補陽作用也是極其廣泛的根據“腎虛”的理論分型,觀察到腎陽虛者,練功后出現的四肢由厥冷變暖,尿酮類固醇恢復到正常水平,血漿三磷酸腺苷。環腺苷酸含量增加,以及白細胞吞噬能力增強等變化,都是氣功補陽作用的體現。
氣功調整陰陽動態平衡的作用,是通過“抑亢扶弱”的雙調制效應而實現的,此作用并在不同層次水平上表現出來,這就是氣功治病、保健的機轉所在。
3. 通經活絡,調和氣血氣功治病、保健的作用,是通過“通經活絡”來實現,臨床上觀察到,經絡不通、氣血不調的患者,其肢體兩側經絡測定值不等或差數懸殊;練功后,凡氣血弱者,通過練功,都可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強。
練功過程中,還觀察到經絡傳感明顯和內氣循環任、督和其他絡脈運行等現象,這都是氣功通經活絡作用的具體表現。
以上是中國氣功師劉貴珍對于氣功益壽保健機理的詳細闡述。說明了氣功是一種極好的強身健體方法,每一個欲想身體健康、“盡終其天年”的人都應該努力學習,刻苦練功,真正繼承和發揚祖國醫藥學的這一寶貴遺產。
總結:經過以上小編的總結,大家知道什么是氣功的嗎?氣功的練習有哪些特點呢?都說氣功可以養生,那么氣功的養生機理是什么呢?小編相信,仔細看完本篇文章的你,對這些問題的答案已經了如指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