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是什么
氣功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有關氣功的內容在古代通常被稱為吐吶、導引、行氣、服氣、煉丹、修道、坐禪等等。在古書記載中很少有“氣功”二字,偶爾出現“氣功”的提法,亦無完整的解釋。
直到本世紀50年代,劉貴珍在《氣功療法實踐》一書中寫到:“‘氣’這個字,在這里代表呼吸的意思,‘功’字就是不斷地調整呼吸和姿勢的練習。”
一般認為“氣功”二字從此被確定和傳播開來。國外有些資料將氣功譯為“深呼吸鍛煉法”,國內有些工具書也如是照搬,顯然是未認識到氣功的真諦,實際上氣功鍛煉包括呼吸、體勢、意念三類手段,每一類手段又有多種鍛煉方法,深呼吸只是眾多呼吸鍛煉方法中的一種。
可見,將氣功的定義解釋為“深呼吸鍛煉方法”,是過于片面了。
如果從中醫學角度定義氣功:氣功是通過調神的自我鍛煉,使自身氣機變得協調的鍛煉方法。
隨著科學的向前發展,我們可以用現代科學的有關知識來認識氣功,這將更加深化我們對氣功實質的認識。
如果從現代行為醫學的角度看,氣功鍛煉是對一種有利于心身健康的良性行為進行學習訓練,終以條件反射方式固定下來的行為療法。
如果從氣功作用的心理生理學過程看的話,可將氣功定義為:主要是通過使用自我暗示為核心的手段,促使意識進入到自我催眠狀態,通過心理—生理—形態自調機制調整心身平衡,達到健身治病目的的自我鍛煉方法。
我們也可將上述認識概括成一句話:氣功是一種帶有中國民族文化特色的自我心身療法。心身療法的種類很多,氣功區別于其它眾多自我心身療法的重要之處是帶有中國民族文化特色-中國人所獨有的,以中醫理論內容“調神”為核心指導的實踐活動。
氣功養生的機理
氣功之所以有養生益壽的作用,首先是因為通過練氣功,可以疏通人體經絡,流通氣血,特別是使人體的元氣旺盛,所以無病可以強身,有病可以治病;其次,是因為運用氣功各種功法的鍛煉,可以使“精、氣、神”三者融為一體,增強機體的生命活力,生命自然會延長,推遲衰老,健康長壽。
中國氣功師劉貴珍,在其所著的《氣功療法實踐》一書中,較詳細地闡明了氣功養生的道理,現引用幾點如下。
1. 培補元氣,扶正法邪在氣功學理論中,貫穿著“以氣為本”的論點,在方法鍛煉上,也強調培補元氣以固本的指導觀點。那么,氣功是通過何種機理而實現培補元氣這一作用的呢?《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就是氣功培補元氣機理的精辟闡述與概括。
祖國醫學把精、氣、神視為人體的內因,它概括地反映了人體的機能狀態,氣功就是外練“筋、骨、皮”、內練“精、氣、神”的動靜結合的自我鍛煉養生法。“精”包括先天腎精和后天水谷之精兩部分,二者通過肺心脾諸臟,敷布周身,以保證人體的生長、發育、生殖等生理活動的實現。氣功對精有著明顯的影響和作用,只要練功得法,并持之以恒,對先天精與后天精都有加強充實作用。
男性患者的遺精、早泄、精冷、精稀及女性患者的帶下、崩漏、經少、病理性閉經等現象,都屬于精的病理范圍,這些病理現象,通過練功都可得到程度不同的效果,此即是氣功對陰精發揮作用的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