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素食者
吃全素、不碰奶制品,如何補鈣?
【補鈣策略】其他的補鈣選擇,如傳統豆腐、黑芝麻、深綠色蔬菜也都含有鈣質,素食者可以多吃。
每100克黑芝麻含有1,456毫克的鈣,市售芝麻糊即飲包里面添加許多淀粉,真正的芝麻含量不多,如果要攝取足夠鈣質,好把芝麻炒焙過后直接吃。每天細嚼慢咽吃兩湯匙的黑芝麻。
由于制作豆腐、豆干的過程中會添加石膏(含硫酸鈣),因此大多數豆制品都是良好的鈣質來源。豆腐有鹽鹵與添加石膏兩種做法,大部份盒裝豆腐都是用鹽鹵法制造,然而唯有添加石膏的傳統豆腐才含高鈣,消費者購買時要看仔細。
至于豆皮是豆漿上層的浮膜制成,并未添加石膏,所以不含鈣質。
豆漿雖然富含蛋白質,但也不含鈣質。加鈣豆漿的鈣質吸收率大約為30%,和牛奶差不多。不過市售的加鈣豆漿只有“減糖”,沒有無糖,想要控制體重的人還是要酌量。
另外,像莧菜、紅莧菜、芥蘭、紅鳳菜、綠豆芽、秋葵等常見蔬菜也富含鈣質。
4、停經后、老年人
運動量不足,會讓骨質不斷流失。
【補鈣策略】跳繩、原地踏步、爬樓梯都有助于增加骨密度。
無論年紀大小,只要經常活動,就能增加骨骼與肌肉的強度。由于有負重需求,因此舉重選手的骨頭都很硬,而太空人長期處于失重環境,鈣質就很難存進骨頭里。
身體有需求,鈣才會補進骨骼里,反之骨頭里的鈣則會逐漸流失。例如長期臥床的病人就算補充高鈣飲食,骨質還是會照樣流失。
因此,適度做些荷重運動,有助于增加骨質密度。荷重運動并不是叫你去練舉重,其實我們本身的體重對骨骼來說,就已經是重量負擔了,即使只是原地踏步(腳要離地8公分以上)、輕快步行、爬樓梯,都可以算是荷重運動,中老年人也做得到。
如果體力負擔得了,舉重、慢跑、跳繩也都能增加骨密度。然而,游泳、騎腳踏車屬于“非荷重有氧運動”,不會改善骨密度。
缺鈣的癥狀
(1)兒童
當孩子出現下面一些癥狀時,就應診斷為缺鈣:不易入睡、不易進入深睡狀態,入睡后愛啼哭、易驚醒,入睡后多汗;陣發性腹痛、腹瀉,抽筋,胸骨疼痛,“X”型腿、“O”型腿,雞胸,指甲灰白或有白痕;厭食、偏食;白天煩躁、坐立不安;智力發育遲、說話晚;學步晚,13個月后才開始學步;出牙晚,10個月后才出牙,牙齒排列稀疏、不整齊、不緊密,牙齒呈黑尖形或鋸齒形;頭發稀疏;健康狀況不好,容易感冒等。
(2)青少年
青少年缺鈣會感到明顯的生長疼,腿軟、抽筋,體育課成績不佳;乏力、煩躁、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倦;偏食、厭食;蛀牙、牙齒發育不良;易過敏、易感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