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免疫功能的強弱,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胸腺素濃度的高低,對胸腺予以調理刺激,可以抗病防癌、強身延年。
按摩方法:用右手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適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來回擦摸50次;換左手用同樣方法摩擦50次。然后,再用手掌跟對著胸部中間上下來回摩擦50次;還可用兩手掌交替拍打前胸后背,每次拍100余下,早晚各做一次。擦拍胸部能使“休眠”的胸腺細胞處于活躍狀態,增強心肺功能。
3.按摩腹臍:減腹部,治便秘
腹臍部是養生專家很重視的保健“要塞”,中醫稱腹中央肚臍為“神闕”。對腹臍部按揉刺激、調理,可益肺固腎,安神寧心,舒肝利膽,通利三焦,防病健體。揉腹還對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腦血管疾病、肥胖癥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按摩方法:兩手重疊,按于肚臍,適度用力,同時保持呼吸自然,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
對于平日缺乏鍛煉的人群,建議養成在閑暇時間或散步的時候雙手掌交替拍打(頻率為每秒鐘一次)中下腹部20分鐘,有促進腹部新陳代謝的作用。
4.按摩背部:提高免疫力
經常對背部經絡和肌肉進行刮痧、搓擦、捶按、拍打,可以疏通經絡,安心安神,幫助預防感冒,另外,搓擦背部對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按摩方法:在每天早晚擦(搓)背、拍背或用保健錘敲背部(包括背部和頸部);或采取背部按摩理療如背部刮痧、捏脊、拔火罐等。
5.按摩脊柱:促進消化,預防脊柱常見病
現在約有70%的人因平時缺乏對脊柱特區的正確保健而使之產生了病變。脊柱特區有四個生理彎曲,易發生病變的有頸部(頸椎病)和腰部彎曲(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癥)。
按摩方法:兒童厭食、偏食可以沿脊柱兩側夾脊穴按摩。每天晚上對脊柱進行按摩理療、刮痧、走火罐、輕輕拍打。在脊柱特區進行針刺、中醫蜂療及艾灸,對脊柱各段脊髓分出的神經疼痛及強直性脊柱炎有治療效果。
冬季養生小常識
推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