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一直強調“用意不用力”,可以說“用意不用力”貫穿了整個太極文化,那么你知道怎么樣做到“用意不用力”嗎?不清楚的話就趕緊來看看下面的文章吧!說不定會對你有所幫助的!
一、用意不用力的內涵
用意,是容易理解的。“意”可以理解為理想、想法,而非空洞的意。事實上,任何體育運動以及生活中的任何事,都需意識的指揮,只不過太極拳更強調用意這一點。它要求每一動作、每一套路,自始至終都要在“意”的指揮下運行。如“起勢”這一簡單動作,也必須在意識輕輕引導下,兩臂前平舉,沉肩,放松下沉,屈膝松腰,然后下蹲,以兩肘下墜帶動兩手輕輕下按??梢哉f,太極拳除肢體活動外,重要的是要神經系統去做“意識體操”,得到鍛煉。這一點對于只為健身而習拳者意義更大。
“不用力”顯然是相對的說法,世界上沒有不用力的動作。動作的完成若無肌肉的收縮是不行的,不用力則無法出拳,甚至無法支撐身體。它的含義是:一是不用拙力,二是少用力氣,能用10%的力可完成的動作,決不用11%的力量。就推手及散打講,不用力是指相互接觸時作用力要達到小。
太極拳來源于生活。用意不用力是太極拳的一般原則,也是人類的本能,不能把它神秘化,片面追求“意”、“氣”,而排斥“力”。否則,就會把意念活動割裂架空,使人莫測高深,無所適從,從而將科學變為中華民族的玄學,這對太極拳的推廣與發展非常不利。
二、用意不用力的練習方法
我以為用意不用力,是一種手段,是一種練拳方法,但絕非練拳目的。它只是為了習拳方法正確,身心放松下來,需要用力時能立即發出。正如彈簧,平時是松的,但一緊起來,力量很大。又如皮鞭,平時是松的,但甩起來卻威力無窮。為達此目的,要逐步做到用意不用力。方法如下:
(一)注意力要集中,靜下來。練拳時無論動作簡單或復雜,要始終保持安靜狀態,精神貫注,既嚴肅又活潑,不要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否則很難做到用意不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