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養生
小暑消暑多知道
雖然小暑是“天并不是非常熱”的意思,但是小暑期間常會出現一些極端的氣溫。自此絕大部分地區開始進入一年熱的時期。這時梅雨即將結束,盛夏開始,氣溫升高,并進入伏旱期。同時暴雨也會時常在小暑節氣光顧。
小暑天里,氣候炎熱,人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那在這樣一個高溫多濕的節氣里,我們應注意用些怎樣的消暑方法來進行自我保健呢?
1、應當少外出以避暑氣。民間度過伏天的辦法,就是吃清涼消暑的水果,比如西瓜、沙拉。>>>小暑節午睡 如何睡得更健康
2、晚睡早起,情志愉快不怒氣,適當活動,使體內陽氣向外宣泄,適宜活動。
3、改變飲食不節、飲食不潔、飲食偏嗜的不良習慣,一切都應以適量為宜、以清淡芳香為主。綠豆粥和玉米是不錯的消暑佳品。
小暑養生重點突出“心靜”
“小暑之季,氣候炎熱,人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養護和鍛煉時,我們應按五臟主時,夏季為心所主而顧護心陽,平心靜氣,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市海慈醫療集團中醫專家謝旭善主任醫師解釋說,這就是中醫強調“春夏養陽”的緣由。>>>小暑補腎吃什么 推薦11種補腎的食物
《靈樞·百病始生》曰:“喜怒不節則傷臟”。謝旭善主任指出,這是因為人體的情志活動與內臟有密切關系,有其一定規律。尤其是夏季,炎熱的天氣容易讓人心煩意亂。
“不同的情志刺激可傷及不同的臟腑,產生不同的病理變化。”謝旭善主任說,中醫養生主張一個“平”字,即在任何情況之下不可有過激之處,不管天氣如何炎熱,要保持一顆平和的心。如喜過則傷心,心傷則心跳神蕩,精神渙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則精神失常等。
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動都是五臟功能的集中表現,而這一切又以心為主宰,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之說,心神受損又必涉及其他臟腑。
謝旭善主任強調,在情志方面,喜為心之志,這“喜”是在不過的情況下,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故夏季養生重點突出 “心靜”二字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