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胃是用來消化食物的,如果飲食出現了問題,那么隨之而來的就是胃出現了問題,胃病是社會上一種常見疾病,因為人們的各種飲食問題,導致了胃病。那么胃病該怎么治呢?一起去看看吧。
1.加班族:經常加班,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長期飲食不規律。
支招:盡量注意勞逸結合,保證睡眠,舒緩精神壓力;在辦公室準備一些零食,如面包、餅干等,適當的時候吃一點。
2.不吃早餐族:從來不吃早餐或不習慣吃早餐。
支招:早餐一定要吃,否則胃分泌的胃酸等沒有食物可消化,損傷食管、胃腸黏膜(損傷較深即可形成潰瘍);長期不吃早餐也易導致膽汁中的膽固醇沉積,誘發膽結石。早餐不但要吃,還盡量要吃易消化、防刺激、多營養的食物。
3.餐后運動族:有些人一吃完就劇烈運動。
支招:如此“虐待”胃,一是可能導致內臟相對供血不足,影響消化吸收功能,二是容易導致胃下垂。飯后不宜立即運動,好休息半小時以上,劇烈活動前不宜吃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4.吃飽就睡族:習慣喝啤酒吃宵夜,吃完回到家倒頭就睡。
支招:一般食物從胃徹底排空進入小腸大約需要4小時。睡前飽餐,胃內食物沒來得及消化,加重了胃的負擔,打亂了胃的工作規律,會出現消化功能異常,易致胃十二指腸疾病。
5.吃撐族:飲食沒節制,總是習慣吃得“肚兒圓”。
支招:要有意識地控制食量并增加運動量。因為吃太多不僅加重胃的負擔,還會加重其他消化器官(如胰、膽)的壓力,造成消化功能紊亂。此外,吃的多是超重的主要因素,而超重是引發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謝性疾病的主要原因。
6.隱忍族:胃部不適不重視、不愿去醫院。
支招:胃部不舒服就是身體在報警,有胃病的人,一定要及時就診,避免小病變大病。
7.嗜辣族:在餐桌上無辣不歡,即使胃部不適也離不了“辣”,結果導致胃“遭罪”。
支招:適量吃辣椒對身體有一定的益處,但如果本身有胃腸疾病又兼食辣過多,則會刺激胃腸黏膜,加重其充血、水腫,不利疾病康復,建議胃部沒問題了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