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香檳是一種什么酒?它是葡萄酒的一種還是另一種特殊的酒種?它是如何產生的、有何美麗傳說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下香檳的歷史吧!
香檳在羅馬凱撒大帝征服高廬時代就有了。早期的香檳是無泡的,現在仍有無泡的香檳酒。不過全世界的人對有泡的香檳是比較熟悉的,其發泡的原因,是由于酒在密封的瓶中有了第二次的發酵之故。
在十七世紀前,發泡的葡萄酒尚沒有取“香檳”的名稱。有人說在法國BENEDICTINE教區,有位聰明的僧侶,名叫丹姆·培里永(DOM PERIGNON),當時主管教會的財產與酒庫,他把酒里加了氣泡,是對香檳貢獻很大的人,并且在葡萄酒品質的改良方面,也勝過了以往的任何人,因為從1668年至1715年,他執掌了葡萄酒的釀造與品嘗的事務。丹姆·培里永也是第一個用軟木來作香檳酒瓶塞的人。雖然其他產酒區早已用但他是第一個把軟木塞引介到產酒的香檳區,以代替當時用麻屑做的瓶塞,并使酒中的氣泡能保存更長的時間。葡萄農為了紀念他所作的貢獻,還為他鑄造了塑像,并且在一九三九年,舉行一次三百周年紀念儀式。
香檳是法國人的驕傲卻帶給全世界歡樂,F1方程式賽道的終點,冠軍盡情噴灑香檳的泡沫來慶賀勝利;瑪麗皇后二號下水的一刻,一瓶香檳砸向船頭象征著對她一帆風順的祝福。名流雅士都在頌揚香檳,包括有權勢的男人:丘吉爾、拿破侖,和風情萬種的女士瑪麗蓮·夢露、蓬皮杜夫人。正如英國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所說:“我畢生唯一的遺憾,是沒有享用更多的香檳。”
雖然現代意義的香檳酒誕生的時間不算很長,但是香檳地區種植葡萄和釀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紀以前。從公元5世紀到文藝復興時期,香檳地區憑借其緊靠馬恩河的水路運輸優勢,將葡萄酒賣到羅馬帝國重要的葡萄酒市場。從公元987年,Hugh Capet在香檳省的首府蘭斯市(Reims)加冕成為法國國王,從此之后一共有37位法國國王在此加冕,于是蘭斯成了中世紀法國的宗教和政治中心,這也讓周圍葡萄園的建設受益匪淺。1584年,香檳省出現了第一家具有正規意義的酒廠——古塞(Gosset),當然那個時候釀的是普通的靜態葡萄酒而非帶氣的香檳酒。
現代的香檳酒,滿帶歡騰氣泡的香檳酒的發明是十七世紀晚期的事情。在香檳省奧維耶修道院曾經有一位叫做佩里儂的修士(Dom Perignon),他在1668~1715年是修道院酒窖主管。很多美麗的傳說講了他在偶然狀況下發明起泡香檳的故事。不過當時的佩里儂修士整天在為如何防止香檳發泡而犯愁,根據當時的條件,修士更傾向于釀造好的靜態葡萄酒,于是他發明了用紅葡萄釀造白葡萄酒和將不同的原酒進行調配的方法。而葡萄酒起泡,完全是不得已的事情。雖然并非是佩里儂發明了香檳,至少不是他一個人發明的,但是仍然不能否定他香檳之父的地位。
在過去的100年里,香檳的名稱被無休止地濫用,美國有上百萬瓶的劣質起泡酒標著“香檳”的字樣。為保護這個民族驕傲,法國人在全世界打了700多個官司來維護香檳酒名稱的純潔性,目的是為了讓大家知道——“只有來自法國香檳產區的起泡葡萄酒才能配得起香檳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