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您面對自己的工作是否容易疲乏,是不是容易出現氣短心慌呢?如果遇到這種情況,當心自己可能是氣虛體質,下面我們就請國家級重點學科中醫基礎理論學科帶頭人王琦教授來為你介紹一些調理和治療的方法!
下面是本期視頻的內容簡介:
本期嘉賓介紹:
王琦:男,1943年2月生,江蘇高郵人,國家級重點學科中醫基礎理論學科帶頭人,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中醫體質與生殖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有突出貢獻專家,國家人事部、衛生部、中醫藥管理局遴選的全國第二、三批五百名老中醫之一。
還擔任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委員評審專家,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成員,中國醫師協會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體質分會主任委員,國際體質研究會主席,中華中醫藥學會臨床藥物評價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性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性科學》副主編等職。
特征形體消瘦或偏胖,體倦乏力,面色蒼白,語聲低怯,常自汗出,且動則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脈虛弱,是其基本特征。若患病則諸癥加重,或伴有氣短懶言、咳喘無力;或食少腹脹、大便溏泄;或脫肛、子宮脫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憊;或腰膝酸軟、小便頻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帶清稀。
調養基本原則
補氣養氣,因肺主一身之氣,腎藏元氣,脾胃為“氣生化之源”,故脾、胃、肺、腎皆當溫補。
飲食調養
氣虛體質要緩緩補,不要駿補。氣虛體質的人對食物的寒熱較敏感,宜食用性質溫和的、偏溫的具有補益作的食品,太寒涼和過溫熱的食物都對氣虛體質的人不利,太寒涼傷脾胃,過辛熱易上火。
可常食補氣食物:如粳米、糯米、小米、山藥、白扁豆、紅棗、龍眼肉、蓮子、豆腐、雞肉、鵝肉、兔肉、鵪鶉、牛肉、青魚等。
少食耗氣的食物:如白蘿卜、柚子、柑、金橘等。
氣虛體質養生氣虛之人體質多表現為體倦乏力,面色蒼白,語聲低怯,常自汗出,且動則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脈虛弱,若患病則諸癥加重,或伴有氣短懶言、咳喘無力;或食少腹脹、大便溏泄;或脫肛、子宮脫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憊;或腰膝酸軟、小便頻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帶清稀。一般舌體胖大,邊有牙齒印,舌淡苔白,脈弱。
補氣養氣,是調養氣虛體質的原則。氣血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人的氣血、津液、精血均來源于脾胃的生化。飲食合理則不病或病輕;反之則多病或病重。因此,“養生之要當以食為本”。氣虛之體質者,當選用一些補氣藥膳進行補養。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1.黃芪蒸全雞
材料母雞約800克,黃芪30克,調料少許。
方法黃芪放入雞腹內加調料后隔水蒸2小時,分2~3次食用。
2.陳皮鴨
材料鴨1只、人參10克,淮山藥10克。調料少許。
方法將人參放入鴨腹內煮熟后,加入調料,再加入淮山藥煮15分鐘即可,分2~4次食用。
3.苡仁紅棗粥
材料苡仁20克,紅棗20枚,小米100克,大米100克。
方法將苡仁,小米,大米加水煮熟時,加入紅棗熬成稠粥時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