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過敏是一種很平常的現象,春暖花開或季節更替時更是頻發。那么過敏怎么辦?哪些人易過敏?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杜杰慧,主題是中醫話過敏,杜老師將教與大家說說中醫是如何應對過敏的。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過敏是一種機體的變態反應,是人對正常物質(過敏原)的一種不正常的反應,當過敏原接觸到過敏體質的人群才會發生過敏,過敏原有花粉、粉塵、異體蛋白、化學物質、紫外線等幾百種。在過敏反應的發生過程中,過敏介質起著直接的作用,過敏原是過敏病癥發生的外因,而機體免疫能力低下,大量自由基對肥大細胞和嗜堿粒細胞的氧化破壞是過敏發生的內因。一般來講,當“過敏原”第一次進入機體時,肥大細胞或者是嗜堿性粒細胞結合,產生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等的過敏因子,但并不會立即產生過敏,此特性有些將維持2~3天,有的數月。當機體第二次接受這種“過敏原”時,肥大細胞才會變形,產生過敏因子,也就產生了一系列的過敏現象。
過敏體質
造成“過敏體質”的原因是復雜而多樣的,可能是因為兒童皮膚比較嬌嫩,由于風吹或被日光暴曬,可以引起。因此要注意避免以上因素.另外,適當注意小兒是否吃母奶,如果吃母奶。母親飲食不注意,吃了魚蝦可以通過母乳引起小兒過敏.這樣就需要大人注意飲食。避免容易過敏的食物.如:魚蝦、蘑菇、草莓花草等。
過敏體質的特征
從免疫學角度看,“過敏體質”的人常有以下特征:
①免疫球蛋白E(IgE)是介導過敏反應的抗體,正常人血清中IgE含量極微,而某些“過敏體質”者血清IgE比正常人高1.000倍~10.000倍。
②正常人輔助性T細胞1(Th1)和輔助性T細胞2(Th2)兩類細胞有一定的比例,兩者協調,使人體免疫保持平衡。某些“過敏體質”者往往Th2細胞占優勢。Th2細胞能分泌一種稱為白細胞介素-4(IL-4)物質,它能誘導IgE的合成,使血清IgE水平升高。
③正常人體胃腸道具有多種消化酶,使進入胃腸道的蛋白質性食物完全分解后再吸收入血,而某些“過敏體質”者缺乏消化酶,使蛋白質未充分分解即吸收入血,使異種蛋白進入體內引起胃腸道過敏反應。此類患者常同時缺乏分布于腸粘膜表面的保護性抗體——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缺乏此類抗體可使腸道細菌在粘膜表面造成炎癥,這樣便加速了腸粘膜對異種蛋白吸收,誘發胃腸道過敏反應。
④正常人體含一定量的組織胺酶,對過敏反應中某些細胞釋放的組織胺(可使平滑肌收縮、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等)具有破壞作用。因此正常人即使對某些物質有過敏反應,癥狀也不明顯,但某些“過敏體質”者卻缺乏組織胺酶,對引發過敏反應的組織胺不能破壞,而表現為明顯的過敏癥狀。
造成上述免疫學異常的根本原因常與遺傳密切相關。
1.豆類食品:我們常常講豆類食品是很有益于健康的,但是當我們出現皮膚過敏時豆類食品是要少吃的!豆制品利于皮膚的愈合,同時也會給自己的傷口留下疤痕。
2.海鮮類:或許所有的人都知道海鮮類的食品是非常容易引起過敏的!所以這一類的食品要少吃,以免引起過敏反應!再者就是魚、蝦、螃蟹、海帶、魚丸、蟹棒等海鮮類食物不利于皮膚的愈合。
3.辛辣刺激類食物:蔥,姜,蒜,牛奶,雞蛋等食物往往會誘發皮膚過敏。蔥,姜,蒜不僅不利于皮膚的愈合,還會加重過敏癥狀。
辛辣溫熱食物能刺激機體,油膩、甜食及刺激性的食物、煙、酒等都可能會誘發過敏癥,這類食物如濃茶、咖啡、辣椒、大蒜、韭菜、狗肉、雀肉、蝦等均不宜食用。此外,屬甘溫的食品,如羊肉、雞肉、南瓜、芋艿、龍眼、栗子、鯉魚、鰱魚等也應少吃。
4.油膩食物:皮膚過敏期間不要食用油炸、油膩的食物,以避免過敏病情加重!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杜杰慧
杜杰慧,知名健管家,畢業于成都中醫藥大學醫療系,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養生保健專家指導委員會專家委員、中醫古籍出版社編審。多年從事中醫養顏、養生及傳統文化與古籍文獻的整理研究工作,多次榮獲中華中醫藥學會、國家醫藥管理局及省級科技成果獎。她在中醫養生美容研究中率先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自然美容法”,倡導健康、完善、充滿活力的自然美,為此受邀在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及各地方電視臺、北京人民廣播電臺作為嘉賓主持向群眾講授有關中醫美容的科普知識,還在美國紐約《電視周刊》雜志特設的《中醫美容信箱》里向海外華人傳播有關自然美容的方法。自出版第一部著作《保健與防癌食療》到新出版的《中國農歷養生法》,已有20余種作品問世。2009年被中國中醫科學院聘任為“中國中醫科學院養生保健專家指導委員會專家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