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寶寶在家里有爸媽的細心呵護,但是感冒發燒仍然是常有的事。那么當孩子因為各種原因發燒的時候,我們都準備好了應對之策了嗎?今天的節目里,我們為您請到了羅大倫教授,讓他為我們支招!
下面是本期視頻的內容簡介:
本期嘉賓介紹
羅大倫,原名羅大中,中國健管家服務提倡者,目前參與創建“當歸中醫學堂”,致力于向年輕的父母們傳播和普及中醫育兒智慧,羅大倫擔綱當歸中醫學堂的課程研發,并親自擔任主講老師。羅大倫還是北京中醫藥大學診斷學博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后。他還曾任北京電視臺《養生堂》節目主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嘉賓,主講《大國醫》。
第1類“被多吃”的寶寶
家長都經常對孩子說“再吃點”“多吃點”,也有的家長追著寶寶喂飯,還有的家長即便孩子剛吃完飯,也會不停地往寶寶嘴里塞東西。長年累月這樣“被多吃”。
專家的話:吃飯是人的自然生理現象,兒童也一樣有這樣的感知能力,家長不要強迫兒童多吃,更不能頓頓吃撐。明代醫書《萬密齋》中指出“要想小兒安,三分饑和寒”。兒童脾胃功能不足,雖然需要營養,卻不能多吃,吃多后容易消化不良,蓄積過多內熱誘發感冒。孩子的飲食要品種合理、葷素搭配,以達到孩子需要為度。比如喂奶時,孩子用嘴頂出來不吃,應立刻停止,不要強喂。
第2類不愛喝水的寶寶
果汁、牛奶、飲料替代白水,過多的甜食不僅傷害了很多孩子的牙齒,也影響了他們的消化功能。
專家的話:水參與了人體的所有代謝,喝水少自然愛生病,因此水也是預防和治療孩子感冒發燒重要的“藥”。建議家長要從小讓孩子養成愛喝白開水、主動喝水的習慣,切不要用飲料、果汁替代白開水。通常1至3歲的孩子每天需飲水大約1200至1600毫升,除去飲食攝入的水分外,還應該每天直接飲水至少600毫升,冬季室內空氣干燥,應適當增加飲水量。感冒、發燒及嘔吐或腹瀉脫水時更應頻繁飲水。
第3類穿得太多的寶寶
尤其老人帶的孩子,有些老人自己怕冷就覺得寶寶也怕冷,干燥溫暖的室內也讓寶寶穿得里三層外三層,小臉經常捂得紅撲撲的。
專家的話:寶寶們經常處于活動狀態,穿得過多,容易出汗,并引起內熱蓄積,稍有不甚就會引發感冒發燒。寶寶穿衣要根據氣候、室內溫度隨時增減,以寶寶面色正常、四肢溫暖和不明顯出汗為宜。新生寶寶(出生28天內)在室內要比大人多穿一件。2至3個月大時,在室內可以和大人穿一樣多的衣服,室外多穿一件。更大一些的孩子,在室內可以比大人少穿一件,室外穿得和大人一樣即可。但家長要注意孩子腳的保暖,因為腳與上呼吸道黏膜有著密切的神經聯系,一旦腳部受涼就易引發感冒。
第4類少運動的寶寶
“別跑,小心摔著”,這是很多家長經常對孩子說的話,怕受傷、怕危險,有些寶寶四五歲了還不敢獨立行走,走到哪兒都要牽著大人的手,更不要說撒開腿跑。
專家的話:與活動量大的兒童相比,不愛運動的兒童,食量小,消化和吸收能力弱,免疫力較低,容易感冒發燒。同時由于不運動,身體的平衡性、協調性、柔韌性和耐力都得不到鍛煉,整體素質也會下降。因此建議家長要保證兒童每天有1小時戶外活動時間,大一些的兒童應每周進行3次體育鍛煉。
第5類睡眠太少的寶寶
有些年輕的家長自己就有熬夜習慣,因此也忽視了孩子的睡眠,孩子經常在夜里11點以后入睡,第二天還要按時去幼兒園或者學校,造成睡眠長期不足,影響長個兒,也影響免疫力。
專家的話:睡眠充足是孩子發育的先決條件,經常睡眠不足免疫力必然下降,就容易感冒發燒。家長應培養孩子早睡早起的習慣,睡前要讓孩子安靜,以免影響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
特別是看到孩子有生病跡象時,一定要確保他們有良好充足的睡眠。通常兒童睡眠時間要保證在10小時以上,晚上10點應進入深度睡眠。
第6類不愛洗手的寶寶
有些家長不注意兒童手的衛生,不勤剪指甲,在放學的路上就讓孩子吃東西,還有的讓邊吃東西邊學習畫畫,也有的家長雖然叮囑孩子洗手,但沒有教會他們正確的洗手方法。
專家的話:嬰幼兒處于探索期,雙手到處摸,將東西送進嘴里是司空見慣的事。大一些的兒童趁人不備,不洗手吃東西也是很常見的事情。然而凡是傳染性的疾病,大都是接觸口鼻入侵,在感冒發燒的高發季節,洗手是預防交叉感染的第一關。建議家長從網絡下載正確洗手的操作圖,教會孩子洗手。
第7類膽小的寶寶
有些寶寶性格內向,不愛表達,遇到了問題不能及時向父母訴說,經常有不開心的事情積累在心中,會降低他們的抵抗力,感冒也經常找到他們。
專家的話:研究表明,性格內向的孩子相對性格外向的孩子更容易受到病毒侵犯。對于性格內向的孩子,家長平常要多關注他們,多與他們交流,既不能太遷就,也不能太嚴厲。同時要注意他們的睡眠和飲食,這樣的孩子睡眠和飲食一旦發生變化就可能感冒發燒。更重要的是家長要經常讓孩子與外界接觸,幫助他們找到排解壓力的好方式,盡量讓他們變得開朗大膽一些。
簡單安全處理方法維持家中的空氣流通
若家有冷氣,維持房間溫度于25℃~27℃之間??蓪⒂變褐糜诶錃夥恐谢蛞噪娚壤@轉著吹,使體溫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兒也會感覺舒適些。但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
脫掉過多的衣物
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溫水拭浴
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用退熱貼
有助于散熱,但對較小的幼兒并不建議,因幼兒不易轉動身體,冰枕易造成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低。使用退熱貼也可以,退熱貼的膠狀物質中的水份汽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不會出現過分冷卻的情況。
多喝水
以助發汗,并防脫水。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寶寶體內的失水。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