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俗話說病來如山倒,寶寶們也是如此嗎?所以的病癥都是一下子爆發的嗎?年輕的父母們都缺乏帶孩子的經驗,更不要說對孩子的健康了了如指掌了,今天我們就跟著徐教授一起學習如何觀察寶寶的健康。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吳力群,主題是望診知寶寶健康,吳教授將教教您如何觀察寶寶的身體狀況。
本期嘉賓介紹
吳力群
1987年畢業于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從事中醫兒科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近20年。主持參與省級、校級科研課題多項,共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論著5部。在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腎臟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方面取得較好療效。擅長治療兒童過敏性紫癜、腎炎、腎病綜合征、咳嗽、反復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用視覺觀察病人的神、色、形、態、舌象、排泄物、小兒指紋等的異常變化,以了解病情的診斷方法
如何從大小便看寶寶健康狀況
食物被吃進胃里后,營養會為人體吸收、利用,其余消化吸收不完全的廢物、殘渣,就會變成排泄物,借著糞便將毒素與廢物排出去,形成正常、健康的身體循環。“便便”是否正常,是寶寶是否健康的晴雨表。
正常情況:
在正常情況下,母乳喂養的寶寶大便成金黃色糊狀,偶爾伴有乳凝塊,有酸味;奶粉喂養的寶寶大便成淡黃色,大多能成型。
健康的寶寶尿液顏色清亮,透明或者微黃,沒有異味。
排便次數不等,初生時多些,可達4~6次,逐漸變少,到2—3次或者1~2次,終形成一天一次的排便規律。無論次數多少,只要大便的性狀正常就可以。就是說,即使次數較多,但大便質地不是太稀,次數較少,怛是不是太干,顏色也正常,就沒有問題。小便次數也較多,越長大越少,只要每天不少于10次就沒有問題。
異常情況:
1.如果寶寶尿色發黃,同時伴有腹瀉或嘔吐,容易脫水,需要及時補水并看醫生。
2.如果尿量沒有增加,但排尿次數增加了,有可能是疾病的信號,需要看醫生。
3.如果寶寶排出蛋花樣、豆腐渣樣、水樣大便,有可能腸道有疾病,要及時就醫。
4.如果排出灰白色大便,有可能是肝膽疾病,要引起重視。
5.如果排出黑而發亮的柏油樣大便,說明消化道有出血,需要重視,預防消化道潰瘍、息肉、鉤蟲病等。
6.如果寶寶大便表面沾有血絲,說明寶寶可能有直腸息肉或肛裂情形。
提示:
冬天尿液發白都是正常的,是因為含鈣物質遇冷形成的,父母無須擔心。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