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有腎病的患者冬季需要養腎補腎,那么要注意那些事項呢?今天我們為您請到了王耀獻教授幫助您解答相關疑問!
下面是本期視頻的內容簡介:
本期嘉賓介紹
王耀獻: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院長、教授。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有些人很苦惱冬天,因為天氣寒冷,吃喝拉撒都變得不方便,早上起床都是鼓足勇氣和毅力。還有些人腎氣不足,手腳冰涼、肢體怕冷、尿頻。補養腎氣在于方法。
堅持晚上泡腳,用溫水泡,水要沒過腳腕,時間在15到30分鐘,泡到身體微微發熱好,泡腳的同時把耳朵和腰部搓熱,腎開竅于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區,聯系著全身每一個器官,所以常搓揉耳朵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
泡完腳以后,要做揉腎經的功課,坐到床上,腳心相對,兩腳心涌泉穴是腎經的起始穴,這樣可以連通腎經,然后雙手握住小腿肚的肌肉,稍用力向外翻,讓雙手盡可能大面積地握住小腿肚肌肉,向外上方邊翻邊按摩,反復操作就把整個小腿肚的肌肉從上翻到下,從下翻到上,直至小腿發熱為止。
腰為腎之府,腰可是腎的家,腎以溫為補,所以我們要經常搓一搓腰眼,別讓它凍著。
中醫以為,腎有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主水液代謝等功能,被稱為“先天之本”。腎虧精損是引起臟腑功能失調,產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故許多養生家把養腎作為抗衰防老的重要措施。
冬寒如何養腎?養腎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養精保腎。人體衰老與壽命的長和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腎氣的強弱。《黃帝內經》指出:“精者,生之本也。”《壽世保元》云:“精乃腎之主,冬季養生,應適當節制性生活,不能恣其情欲,傷其腎精。”以上養生家提示我們,精氣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精的充堅與否,亦是決定人們延年益壽的關鍵。精氣流失過多,會有礙“天命”。冬屬水,其氣寒,主藏。故冬天宜養精氣為先,對性生活有節制,以益長壽。
食藥粥溫腎元,填補表髓。腎中精氣有賴于水谷精微的供養,才能不斷充盈和成熟。冬天 腎虛之人透過膳食調養,其效果較好。補腎食品有多種。冬天一般可以選用核較低,腎又喜溫,枸杞、狗肉、羊肉、黑芝麻、龍眼肉等溫性食物。腎虛有陰虛、陽虛之分,進補時對癥用膳,方可顯著效果。腎陽虛可選服羊肉粥、鹿腎粥、韭菜粥等溫腎壯陽之物;腎陰虛宜選服海參粥、地黃枸杞粥等滋補腎精之品。
此外,腎病患者該如何養腎中,適當運動,健腎強身。肢體功能活動。包括關節、筋等組織運動,由肝腎所支配,因而有肝源之說。善養生者,在冬季更注重鍛煉身體,以取得養筋健骨、舒筋活絡、暢通血脈、增強自身力之效。鍛煉時運動量要適當,散步、慢跑、做健身、打太極拳都是很好的運動方式,只要持之以定能達到健腎強體之目的。
專家提醒,當身體出現上述不適的時候,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不要耽誤了病情,錯過了佳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