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8個養生訣竅
現在很多人都越來越注重養生,但是往往不得其法,效果不明顯。其實,現代人不妨參考一下古人的養生方式,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保健。
背宜常捶陽氣旺。人體背部有豐富的臟腑腧穴,捶背可刺激背部皮膚、皮下組織的穴位,通過經絡的傳導,增強經絡系統的功能,改善免疫機能,增強抗病能力;捶背還可舒筋活血,使肌肉放松,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背部皮膚新陳代謝。
捶背手法要均勻,著力要有彈性,輕拍輕叩,每分鐘60—100下,每日1—2次。不過,有嚴重心臟病的患者,捶背須謹慎。
經常梳頭腦神通。孫思邈說:“梳頭可以使身體愉澤,面色光輝,耳目精明,令人食美,氣力強健,百病皆去。”兩手五指分開并屈指伸入頭發間,從前額沿頭頂至后腦循環往復按搓頭部,每次梳頭十次至百次。
動作輕柔,或用木梳每日梳頭3—5遍,每遍60—100次,可以疏通頭部經絡。常梳頭可刺激頭部經絡,引氣血下行,有助于緩解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等,又能引氣血上行,治療腦供血不足。
面宜多擦氣血平。經絡系統中很多都起于頭面部,擦面可疏通經絡。每天清晨,將兩手搓熱,以中指沿鼻部兩側自下而上,帶動其他手指,擦到額部向兩側分開,經兩頰而下,像洗臉一樣,擦10余次。
這樣能使面色紅潤,少生皺紋,防止面部神經麻痹,還可以消除疲勞,振奮精神,有助于改善面部尤其耳部的末梢血液循環狀況。
目宜常運眼不花。眼球轉動,中醫稱為運睛。閉上眼睛,眼球自左向右轉動6—10次,然后再自右向左轉動6—10次。
眼球轉動要慢,然后閉目片刻,再睜開眼睛即可。眼球轉動時速度要均勻,每個轉動方向可做2—4個節拍。此法對于有眼花、眼疾的中老年人十分合適,常做能年老目明、看事物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