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食亦藥亦有毒
——專訪中藥學泰斗雷載權教授
一位曾經患上絕癥,體弱多病的學者,為醫己而立志學醫,如今已近七十余載春秋,他依然健在,“久病成良醫”這句話可謂是他一生的忠實寫照,對于他的養生觀,我們有太多的想知道。
自學醫己 終成良醫
雷老現年八十有四,雖說是出身中醫世家,但幼時的他并未曾立志涉足醫道,由于父親在他出生僅三個月時就因患病而離世,雷老顯得遠比一般同齡孩子早熟,成績優異的他從來就沒讓母親操過一份心,直至高中第五學期時那場突來的噩耗。
當時,雷老正和同學在打著籃球,結果投籃時被封球,這份力道讓他不由自主地吐出一口鮮血,醫生誤以為是震傷,但跌打損傷藥服下去沒有一點效果,病情日益嚴重,直至被確診為肺結核,在那個缺醫少藥的年代,這可是絕癥啊!雷老當時就懵了,回想起吐血前身體就有不適的情況,應是病毒早已入體,那份外力僅是誘因而已,無奈只得休學在家,遍訪名醫求藥,卻依舊毫無起色,而當時唯一對結核病有效的鏈霉素,卻價格高昂,毒性也大,不愿給母親增加負擔的雷老堅信天無絕人之路,博大精深的祖國醫學中一定還有一線曙光。
自此,便是漫長的自學醫己之途,家中大量的醫學書籍都被雷老仔細研讀了多遍,幸而曾念過私塾,對其中艱澀難懂的古文還尚可應付,遇上實在不懂的,再向醫生求教。與一般專研醫學者不同的是,雷老在學習的同時,還在自己身上不斷地實踐著,直到終恢復健康,他用了整整十年的時間。此時的雷老憑借豐富的醫學知識和實踐,已正式開始了自己的行醫生涯,并在內江市東興醫院任中醫內科醫師,醫術高明的他漸漸名震一方。
1956年,成都中醫學院剛剛成立,急需大批專家學者,在以人才為本的原則下,并非科班出身的雷老作為一方名醫,同時以國醫學院考試第一名的成績,被國家特意破格調配,作為特殊人才引進,生活終于開始對雷老露出了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