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五 腦卒中肯定遺傳
有人以為腦卒中是一種遺傳性疾病,父母患腦卒中,自己就惴惴不安。其實,腦卒中是一種多基因遺傳性疾病,其遺傳度只有40%左右。由動脈硬化、高血壓引起的腦卒中才與遺傳因素有關,后天環境、社會心理因素等才是發病與否的關鍵。因此,腦卒中病人的子女不必為此憂心忡忡;但應加強自我保健,并定期體檢。若能及時發現并認真治療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則可以有效地防止或減少腦卒中的發生。
迷途六 一旦發生腦卒中就難以康復
因為壞死腦組織周圍的神經細胞可在一定程度上代償其功能,使病人的思維、語言、感覺和運動障礙逐漸減輕,所以病情輕者甚至可以完全恢復,不過這通常需經歷1年時間。
近年來,治療腦卒中的新藥及新療法不斷涌現,腦卒中的治愈率顯著提高,使腦卒中后生存5年以上者達62%,生存6~10年者達20%,11~15年達15%,16~20年者達3%,平均壽命已達60歲。肢體偏癱的恢復也有提高,許多病人的后遺癥輕微,甚至不留后遺癥,生活可以自理,有些還能恢復正常工作。腦卒中后能否康復,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救治時間。如果能將病人在發病后6小時內送往醫院,并得到正確的診治的話,致殘率可以大大降低。另外,還取決于病后的功能鍛煉,即康復治療。因此,只要堅持治療和加強鍛煉,一般都會得到進一步的恢復,1/3的病人可以恢復到病前的正常水平。經治療后即使不能完全恢復,也會比發病初期有不同程度的進步。
迷途七 每年春秋輸液
當前由于醫療過度市場化,個別醫療機構誘導病人“過度檢查”、“過度治療”,再加上許多病人認為自己血液粘稠在春秋季節易發血栓,而定期輸液可“活血化瘀”,使不少人每年春秋季都到醫院輸液治療。這樣做是有害無益的。我們的心腦動脈畢竟不像抽油煙機,每半年清洗一次就行了。血栓的形成是隨時可能發生的,而預防的佳辦法是天天適量飲水和口服藥物。
這里要特別說說急性發病時的應對要點。當病人急性發病時,應及時就醫,積極靜脈輸液用藥,就像發生火災時必須迅速滅火一樣。而為防病定期去輸液則是不可取的,就像為預防火災每年請消防隊、救火車到家里來兩次一樣,這顯然是錯誤的。
而用藥的原則是能口服就不注射,能皮下、肌肉注射就不靜脈注射。靜脈注射畢竟是將藥物直接輸注到我們的循環血液中,這或多或少增加了某些風險,如將病原體、致熱原、微顆粒等輸注入血,引發感染、輸液反應等不良后果。此外,輸注的抗血栓藥物作用維持的時間都很短,停止輸液后仍必須用口服藥維持,否則體內的凝血和抗凝血平衡被打亂反倒誘發血栓的形成,這種花錢買罪受的事當然是不能干的。心腦血管病的急性發作與多種因素有關,季節的改變,特別是溫度、濕度、氣壓、風速的較大變化,確實易促發心腦血管病,如早春乍暖還寒、深秋時節的突然變涼。但是寒流入侵的隆冬或熱浪席卷的酷暑,才是心腦血管病真正的高發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