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的診斷方法
現代醫學在初步檢查上常采用“視”、“觸”、“叩”、“聽”等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現代醫學沒有在醫生的主觀感覺上無限發揮,而是進一步發現了更能準確反映機體客觀本質的指標,如體溫、心率、呼吸頻率、血壓等。隨著科學的發展,更多的生理生化指標不斷被發現和證實?,F代醫學發展的道路與中醫迥然不同,前者在獲取更豐富、更精確、更微觀的信息上不懈地努力,后者則一直在微弱信息的層面上無限地擴展著猜測和臆想的空間。
例如化驗,指通過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等方法對病人的血液、排泄物、分泌物、休液、組織細胞等標本進行實驗室檢查,為臨床診斷提供確鑿的依據。血常規、尿常規以及生化等檢查項目經常達數十項甚至上百項,力求充分準確地反映機體的客觀本質。借助器械和儀器可以獲得更為精確的客觀指標,如心電圖、肺功能和內鏡檢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等設備使檢查的效率更高、結果更準確。這些方法獲得的客觀數據是中醫四診永遠無法望到和聞到的。
更值得提及的是醫學影像技術為診斷提供了準確直觀的依據。如X線成像、計算機X射線體層成像(CT)、超聲成像、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可以直接“望”到人體內部的器官和組織,大大超過了僅靠視覺器官所獲取的信息量,與中醫的望不到就亂猜形成了天壤之別。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擴展了信息的深度和廣度,所獲得的信息量及準確性遠遠超出了僅靠人體感官的中醫四診。為進一步診斷提供了充足的客觀依據,而正確的診斷是正確治療的必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