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就一定是肚子里的病嗎
75歲的張大爺是一名退休教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由于張第大爺堅持按時吃藥,又愛鍛煉身體,他的血壓、血糖控制得都不錯。近,張大爺總覺得胃疼,特別是活動量大的時候,上腹部的不適癥狀尤其明顯,有時不得不停下來歇一會兒。張大爺一直認為是胃炎,也沒往心內去。一天夜里,張大爺因上腹部疼痛從睡夢中驚醒。他以為是白天吃得不舒服了,趕緊吃胃藥,并用熱水袋熱敷。折騰了3個多小時,疼痛一點也沒緩解。家里人著急了,連忙把張大爺送到醫院急診科。
到了醫院,張大爺告訴醫生,近自己的胃一直不舒服。張大爺以為醫生會讓他做B超、胃鏡之類的消化科檢查。誰知,有經驗的醫生聽了張大爺的講述,又仔細詢問了病情,立即安排張大爺做心電圖。心電圖結果顯示,張大爺得的是急性心肌梗死,需要馬上住院做冠狀動脈造影。
經過醫生的治療,張大爺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張大爺還在困惑:“我沒有心臟病啊,怎么腹痛會變成了心肌梗死呢?”主管醫生耐心地向他解釋起來。
腹痛是臨床上的常見癥狀,多為腹部臟器疾病引起。有些時候,胸部疾病或全身疾病也可以引起腹痛。病變的性質可為器質性疾病,也可為功能性疾病。有的疾病來勢急驟、劇烈,有的疾病起病緩慢、疼痛輕微,由于發病原因較為復雜,醫生必須深入了解病史,認真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和必要的輔助檢查才能做出正確診斷。
器質性疾病 多種原因引起的機體某一器官或某一組織系統發生的疾病,造成該器官或組織系統的永久性損害。
功能性疾病 與器質性疾病相對而言的。主要是指由于大腦皮層功能失調,導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而產生的一系列臨床癥狀。
常見的腹痛原因
胃、十二指腸疾病 如胃炎、胃癌。
小腸及結腸疾病 常見的有腸梗阻、闌尾炎、腸炎、痢疾、腸道寄生蟲病。
膽道和胰腺疾病 如膽囊炎、膽石癥、胰腺炎、胰頭癌等。
急慢性肝炎、肝癌
腹膜炎 常繼發于胃腸穿孔、脾破裂。
胸部臟器引起的腹痛 如大葉性肺炎、肺栓塞、胸膜炎、食管裂孔疝、心包炎、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易被誤診為腹腔臟器病變。
泌尿生殖器官疾病 如腎及輸尿管結石、宮外孕、輸卵管炎、卵巢囊腫蒂扭轉、急性膀胱炎、泌尿系感染等。
全身疾病引起的腹痛 如糖尿病、腹型過敏性紫癜、尿毒癥、鉛中毒等。
腹痛的部位常提示病變所在,是鑒別診斷的重要因素。不過許多內臟性疼痛定位含糊,所以壓痛的部位要比患者主觀感覺的疼痛部位更為重要。疼痛的放射部位對診斷亦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如患膽道疾病時,疼痛常放射至右側肩背部,患胰腺炎時,疼痛常放射至左腰部:患腎絞痛時,疼痛多放射至會陰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