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要嚴防急性冠心病
3月14日,在第十屆中國介入心臟病學大會開幕式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霍勇教授給出一組驚人的數字,2011年中國有近百萬新增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其發病后的死亡率正在逐年升高,臨床研究顯示,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1年后死亡率約為15%,3年后的死亡率遞增至25%,4年后的死亡率可高達41%。而且,作為冠心病的一個類型,急性心肌梗死因其發病急、病情重,往往導致患者因急性心肌缺血而死亡,1/2的心血管死亡歸于急性冠脈綜合征。
急性冠脈綜合征通俗地說就是“急性冠心病”,包括我們熟知的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穩定性心絞痛,主要表現為陣發性的前胸壓迫性疼痛,由于是急性發作,患者往往會因急性心肌缺血而死亡。
在過去年輕人發生心梗等“急性冠心病”的比較少見,但近年來卻顯著增加。這些患者中,除了一部分病人由于因冠心病、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吸煙、肥胖等原因誘發外,約有50%的患者發病前沒有先兆表現,也沒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病史,只是這些患者生活方式大都不健康,長期處于緊張的工作和競爭的壓力下,吸煙酗酒,生活、飲食不規律,身體時常處于疲勞狀態,這些都是導致心臟意外事件的大隱患。而一旦遇到劇烈運動、過度勞累、暴飲暴食等情況,心源性猝死便可能一觸即發。霍勇教授提醒說,急性冠脈綜合征發病急、死亡率高,因此必須從日常保健開始防范。
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群尤其要提高警惕,調節好生活節奏,避免過度疲勞,定期進行身體健康體檢,了解身體狀況,盡早進行健康干預。一旦發生胸痛、胸悶、心悸、氣短,持續不緩解或反復發作,同時伴有全身不適如冷汗、面色蒼白、乏力、恐懼、惡心嘔吐、瀕死感等癥狀,應及時診治。
目前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的首選方法為急診心臟介入治療。霍勇教授認為,除此外,抗血栓和抗缺血藥物治療也必不可少。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在應用抗栓藥物時,缺血和出血并發癥均可致命。如果出血并發癥危險增加,同樣會威脅到患者的長期預后,因此,一旦發現有出血征兆,應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