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肺心病的精神調養
1.保持心理平衡。
生理學家研究認為,任何一種疾病的發生、發展和惡化都與人的心理狀態關系十分密切,肺心病是一種反復發作、久治不愈的慢性疾病,對患者的生理、心理都有諸多不利的影響。因此,患者應經常保持情緒穩定,精神樂觀,避免緊張、焦慮、憂郁等不良精神因素的刺激,積極配合治療。
2.保持內心舒適。
心理舒適是指心理感覺,如滿意感、安全感、尊重感等。定期進行心理訪談,針對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態,如焦慮、煩躁、抑郁癥等不同心理狀態,采取相應的心理疏導,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緒。指導患者學會自我調節,培養自我控制情緒的能力,,醫護人員及患者家屬要學會樂觀地照顧病人,注意一言一行,不要在患者面前表現出煩躁和焦慮不安等情緒,避免給患者帶來刺激和不良情緒,并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及時發現消極情緒,做好應對準備。
三、肺心病的飲食調養
1.飲食調養。
肺心病人常因脾胃的運動功能差而影響營養的消化吸收,因此,肺心病人的日常膳食應以健脾開胃為主,菜肴中要避免加入刺激性的調味品,以免引起刺激性咳嗽,加重病情。不宜吃得太咸,因為會加重水腫。酒是絕對禁飲的,實驗表明飲10毫升酒可使肺動脈壓增加50%、肺心病患者飲食結構的佳方案為植物油和動物油各半,富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E,足夠的熱量,適量的蛋白質。也就是說不要光吃植物油,可以吃些豬油,多吃些水果、蔬菜、豬肝等,適當吃些瘦豬肉、雞蛋等。
宜: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足夠熱量和適量蛋白質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干果、瘦肉、禽蛋、豆制品等。
忌: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呼吸道而使病情加重;海腥油膩之食物;蔥、蒜、辣椒等。
2.食療保健。
肺心病患者要注意少食多餐,選擇清淡、營養豐富、易消化吸收的飲食,多食用牛奶、雞蛋等優質蛋白以補充蛋白質。這樣既保證了營養供給,又不致加重胃腸負擔,還可防止發生便秘。疾病有寒證熱證,飲食也應注意與寒熱相應。肺心病緩解期多為肺、脾、腎陽氣虛弱的虛寒證候,故宜吃溫熱飲食,忌生冷寒飲食;急性發作期多有痰熱之邪,應忌辛溫燥熱和肥甘厚味之品。不同的癥候對酸、甜、苦、辣、成五昧有不同的禁忌,如呼吸困難、咳嗽者應忌食辣之品;伴心功能不全者宜低鹽飲食。某些具有祛痰、健脾、補腎、養肺的食物有助于患者癥狀減輕,如橘子、梨、枇杷、蓮子、百合、大棗、核桃等,可以用于藥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