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 巧按耳朵治百病
五臟六腑在耳朵處都有反射區,耳部的按摩對人體各器官功能的調節很有幫助。
打嗝:按上耳窩。上耳窩即耳甲腔上方的耳甲艇,相當于人的腹腔,按摩此處有助于消化,并有強腎健睥之功。
失眠:上下耳窩都要按。失眠,中醫稱為“不寐”,它是由心脾虛弱造成,可按揉下耳窩中的“心”及其上方上耳窩中的“脾”兩穴位。也可以將食指放到耳孔處,拇指放到耳的背面捏揉。
頸肩四肢痛:耳廓的外周耳輪相應于軀干四肢,頸肩腰腿痛等軀體疼痛患者宜多按壓耳輪。
提神醒腦:可以用力捏耳尖,扯耳朵。
急性咽喉炎:用火柴頭或者牙簽比較鈍的那一頭,按壓耳屏位置。一天按2次,每次1分鐘左右。或用磁珠、藥丸、植物種子,如王不留行子等貼敷耳穴。
痛經:拇指、食指相交,對壓耳廓上的三角窩、對耳屏、耳垂背面外側部等處,重點按壓子宮、卵巢、會陰等對應的穴位。要求用力適中均勻,每個部位揉按20-40次,每日進行3-5次,雙耳交替進行。
牙齦腫痛:當“上火”而致牙齒、牙齦腫痛時,或臉上長小疙瘩時,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
預防感冒:拇指、食指相對,壓迫耳廓上的耳屏,重點按壓外鼻、內鼻、咽喉等對應的穴位,要求一壓一松,用力適中均勻,有一定痛感,每個部位儆10 - 30次,雙耳交替進行,4-7天為一療程。
頭暈頭痛:拇指、食指相交,對壓在耳廓上的三角窩、耳甲艇、屏間切跡、耳屏等處,重點按壓便秘點、大腸、內分泌、腎上腺等穴位。要求一壓一松,用力適中,均勻。每個部位揉按10-35次,每日3-5次,尤以飯前、飯后為主。雙耳交替,4-7天為一療程。
耳屎其實是耳朵的保護傘
人們把耳朵的分泌物叫做“耳屎”,潛意識上,是把它當成了人體的廢棄物。其實.耳屎還有個學名叫耵聹,對耳朵是有保護作用的。人體外耳道的長度大約有2.5-3厘米,耳屎位于外耳道的外三分之一,另外靠近鼓膜的那三分之二并無耳屎占據。耳屎呈酸性,它使外耳道保持酸性環境,和耳道壁上的耳毛一起,低制外部的細菌侵襲。頻繁掏耳朵,將耳屎掏凈,等于拆除了耳朵的外部防線,任由細菌侵入耳道和鼓膜。而且在正常情況下,即使不掏耳屎,它也會自己掉出來的。
結語:耳朵是人的聽力器官,沒有了耳朵你將聽不到世界上的任何聲音,所以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耳朵哦~(文章原載于《養生雜志》,刊號:2012.03,作者:歐陽軍,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