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從中醫看惡性腫瘤
中醫治療腫瘤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瘤”的文字記載,腫瘤在中醫里屬于“腫瘍”、“積聚”的范疇。
這些都是因為長期飲食不節,作息不定,導致臟腑功能紊亂,氣血經絡失調,使得正氣不足,氣虛血虧。
引發氣滯血瘀、痰濕凝結,郁火久結而成熱毒,這就是腫瘤致病因素。
而腫瘤拖延病久,往往耗精傷血,臟腑俱虛,因為虛弱而使得病情加重,癌細胞轉移擴散至他臟。
因此,在臨床治療中,“補益與化滯”、“扶正與祛邪”就是兩個必須同時兼顧的方向。
一方面,要補充患者的體力,提升機體的免疫調節抗病的能力;
另一方面,則要軟豎散滯,攻積逐瘀,來消散腫瘤,殺癌抗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