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從實驗中觀察微循環
微循環從臨床觀察中可以有多部位、多系列的測試方法,其中常用的是甲襞微循環觀測法和多點溫度測量法。
手指甲襞是覆蓋在指甲根部的皮膚皺折,是觀察微循環的良好部位。通過40-100倍的顯微鏡,從微血管形態、血流動態及血管周圍狀態三個方面進行觀測來得到判斷。如管襻數的急劇減少顯示血壓降低、循環血量不足;管襻管徑顯著增寬,血流減慢顯示慢性缺氧;血流停滯或呈粒擺狀,管攀增寬、乳頭下靜脈叢擴張則為心動力衰竭;嚴重紅細胞聚集提示為高脂血病,血粘度增加常見于慢性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進行性紅細胞聚集是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危險因子,應采取活血化瘀;管襻及乳頭下靜脈叢出現白微栓,常是心、腦血管意外的“先兆”,必須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多點溫度測量。體溫是人體重要生理指標,它能反映整體的機能狀態,反映細動脈供血狀態(灌注量、速度)與靜脈流出量,通過改變微循環狀態而引起局部組織臟器乃至全身溫度變化。我們采用無名指端及印堂溫度表征太極拳鍛煉對人體末端微循環的影響效果。
實驗得知練拳二十年以上的老年人的甲襞微循環相當于青年人水平。具體表現在每平方毫米的管襻個數較多,管襻直而長,沒有畸形,管襻排列有序、乳頭平直,圖形清晰。各項參數均屬正常范圍。在練拳30分鐘,甲襞部分參數有明顯變化,即從練拳前的流態從粒線流變成線粒流,回流速度明顯增快。練拳前后,左右兩手無名揩指端溫度升高,印堂溫度顯著性變化超過平均值的誤差范圍30.5+-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