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音強
音強指聲音的強弱,它取決于引起物體振動的外力大小。比如我們撥琴弦,用力輕則發出的聲音弱,用力重則發出的聲音強。對人體來說,主要就是發音時呼出的氣流的大小以及氣流對發音器官的壓力大小。氣流大,對發音器官的壓力大,聲音就強;氣流小,對發音器官的壓力小,聲音就弱。氣流的大小、氣流對發音器官壓力的大小和氣有關。
氣是元陰和元陽兩種物質相互作用下產生的人體內物質與分子的一種運動,并且通過物質與分子的運動,將元陰和元陽相互作用產生的效能傳遞到各個臟腑器官,從而產生各種生命活動。而人體發音時所需要的能量,正是來源于這個氣。
氣足,那么產生的氣流就大,對發音器官的壓力也就大,產生的聲音強度就強,反之聲音就弱。所以通過聲音的強弱,我們可以判斷體內氣的充足程度。由于氣是元陰與元陽相互作用的結果,所以,通過聲音的強弱還可以反映出人體元陰和元陽的充足程度。
4?音量
音量指聲音的響度,音量的大小和音強有著直接關系,音強強則音量大,音強弱則音量小,所以音量的大小也和人體內的氣有密切關系。我們平時形容一個人聲音響亮,往往稱之為“中氣足”,就是這個道理。此外,對人體來說,還有一個器官和音量有關,那就是肺。肺類似于樂器中的共鳴箱,有了它,就能使聲音音量有效地放大。因此,當肺的共鳴作用減弱時,也會導致音壁的變化而出現聲音嘶啞,甚至失音。這種因為肺的原因導致的音量變小或失音,常見有兩種情況:一是感冒咳嗽時出現的聲音嘶啞甚至失音;二是久病體虛而出現的聲音嘶啞和失音。這兩種情況在中醫上分別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名稱,前者叫“金實不鳴”,后者叫“金破不鳴”,這是什么意思呢?
我們知道,肺在五行中屬金,就好像是古代的銅鐘,銅鐘是中空的,以保證敲打的時候能產生足夠的共鳴,使聲音洪亮悠遠。而當我們感冒時,外界的風寒、風熱邪氣或自身的痰濁物質就會壅塞在肺部,導致肺的共鳴作用下降或消失,引起音啞或失音,就好比銅鐘中間的空腔被其他物體給填塞滿了,再敲打時就不能發出原先洪亮悠遠的聲音,而取代的是沉悶而短促的聲音,所以中醫將這種情況稱為“金實不鳴”。銅鐘要發出洪亮悠遠的鐘聲,還要依賴鐘壁的完整,這樣才能在空腔形成有效的共鳴,如果鐘壁出現缺損,那么它的共鳴作用電就會遭到破壞,而導致出現“破聲”。
對肺來講,氣的固攝作用是保證肺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共鳴箱的重要因素。如果久病體虛,過度耗損體內正氣,使氣的固攝作用遭到破壞,就好像是銅鐘的鐘壁被敲碎,勢必會導致共鳴作用減弱或消失,引起音啞或失音,所以中醫稱這種情況為“金破不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