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告訴你秋季養生十八法
皇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到:“燥勝則干”,中醫學認為秋氣與人體的肺臟相通,如果肺氣太強,容易口干舌燥、干咳、喉嚨痛。肺在五行屬金,金克木,木在中醫屬肝,如果肺氣過強容易傷肝木,產生虛火、肝火。
身體的血、津液與痰是一體的,會互相轉化。當負責藏血的肝功能弱時,身體血液循環不良的地方津液就不足,自然導致皮膚干燥、口渴、失眠、大便干解。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疾病。秋天人容易疲勞,緩解秋乏還應在日常多些注意。
1、脊背暖。秋天雖然還炎熱,但是早晚還是有溫差的,這時候我們一定要按時增減衣物,防止感冒,保護好自己的五臟六腑。
2、胸宜護。保持體溫,可以增強免疫力。
3、腹自揉。用手掌按摩腹部,適當揉搓,可以助消化、消除淤積、益氣強身。
4、谷道拖。收縮、上提肛門,可以提神補氣。
5、肢節搖。甩甩手,踢踢腿,增強活力,消除疲勞。
6、足心搓。每天洗腳按摩腳心,可以消濁通絡,解除疲勞起到吐故納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