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鮮石榴連同皮、核搗爛.取汁.涂于須發根部.每晚1 次.連涂4周.能令須發漸次變黑。此方出自陜西省乾縣一帶.流傳多年.對上述白發效果尤佳.
2.雪梨2個切片.加水與黑豆15克一起放入鍋內旺火煮開后.改微火燉至爛熟.吃梨喝湯.每日1次。中醫認為,黑豆乃腎之谷.能補腎烏發。雪梨能祛除肺火、滋養肺陰,、兩味合用可改善肺熱所致的頭發發白、分叉。
3.將桑白皮10克研碎.加水煮沸5~10分鐘.待溫后取汁濕敷鬢發.每日3~5次。桑白皮可清肺火.烏須發,長期堅持可讓白發變黑.
4.用桑葉、芝麻葉各15克 (干品),加淘米(江米)水泡1小時后洗頭.每7日洗1次.能烏發適用于肺熱型白發.
脾虛型
癥狀為白 發中夾雜少許黃發。發質偏細、偏軟,白發多集中于兩鬢.或兩側耳朵上方附近。整根白發顏色不太一致,發梢部偏黃。但發根部較白。常伴有食欲不振、口中發淡、肢體倦怠、形體消瘦等癥狀。
1.雞內金(雞肫皮)30克,炒微黃.研細末。每次服1克.每日1~2次.飯前溫開水送服,雞內金含多種消化酶.可促進多種氨基酸的吸收.幫助脾虛型白發轉黑。
2.把大麥炒制成焦黃.用開水沖泡15~30分鐘后飲用.每天1劑.常喝大麥茶不但能開胃.唐代名醫孟詵認為它還有“令頭發不白”的作用.
3.甜杏仁、松子仁、核桃仁各50克.炒后研成碎末.每日晚上臨睡前溫水沖食15克。常食有補脾烏發之效。
濕熱型
癥狀為白發中夾雜少許紅發,發根不牢,易夜晚脫落。整根白發顏色不太純.逆光觀察時可見發梢部略顯紅色。常伴有脘腹脹滿、惡心厭食、尿頻尿急、小便色煎混濁、肛門灼熱等癥狀。
1.把淘米(大米)水倒入瓦罐中.3天后形成酸泔水。在酸泔水中加幾滴生茶油攪拌均勻.然后將頭發浸入酸泔水中反復搓揉.搓完后用毛巾把頭發包住.10分鐘后再把頭發上的酸泔水沖洗干凈。此方流傳于云南文山地區壯族民間.對濕熱型白發有明顯功效.
2.用柏樹種子的外殼.裝入枕芯中使用。柏殼又名柏殼衣,民間一直有“柏殼裝枕頭,半年黑白頭”的說法.堅持使用可減少白發.
3.金蓮花10克、余甘子粉 15克混勻.取一半放入鍋內煮沸.另一半放入平底鍋中焙至發黑.然后放入煮沸的藥汁中。用藥汁洗頭發,每日1次。此方可使白發快速轉黑.并能使頭發潤澤、濃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