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眼區、胸背、腎區、項部,胃潰瘍、腸粘連、腸梗阻患者,尿潴留患者的恥骨聯合區針刺時應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誤傷重要臟器。
9、凝血功能障礙人群,例如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疾病,由于這些人群的凝血時間比較長,或者是難以凝血,導致針口容易流血不止,所以凝血功能障礙人群也是不適宜實施針灸的。
10、糖尿病人群,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比較高,一旦形成傷口,即便是小小的針灸針眼,也不容易愈合,如果不注意處理針口或者控制飲食,還有可能引起傷口、針口的感染,所以糖尿病人去不宜實施針灸的。
11、孕婦、習慣性流產者,6個月以內者,小腹及腰骶部穴位禁針;6個月以上者,上腹部及某些針感強烈的穴位(如合谷、三陰交等)也應禁針。有習慣性流產史者慎用針刺。月經期間如不是為了調經,也不宜用針。
疏通經絡
疏通經絡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經絡通暢而發揮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針灸基本直接的治療的作用。經絡“內屬于臟腑,外絡于肢節”,運行氣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經絡不通,氣血運行受阻,臨床表現為疼痛、麻木、腫脹、瘀斑等癥狀。針灸選擇相應的腧穴和針刺手法及三棱針點刺出血等使經絡通暢,氣血運行正常。
調和陰陽
針灸調和陰陽的作用就是可使機體從陰陽失衡的狀態向平衡狀態轉化,是針灸治療終要達到的目的。疾病發生的機理是復雜的,但從總體上可歸納為陰陽失衡。針灸調和陰陽的作用是通過經絡陰陽屬性、經穴配伍以及針刺手法完成的。
扶正祛邪
針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機體正氣及驅除病邪。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的過程,實質上就是正邪相爭的過程。針灸治病,就是在于能發揮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結語:針灸的好處是非常多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小兒并不適合使用針灸。不僅孩子,過度勞累、有凝血障礙以及皮膚有感染的朋友,在針灸之前好是詢問清楚是否可以進行針灸,避免造成身體的損害。孕婦在針灸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