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內養功”
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指傳統氣功中以鍛煉自身精氣神為主,具有靜心寧神、調理內臟、培補元氣作用的功法。狹義是河北省北戴河氣功療養院劉貴珍先生倡導的“氣功療法”,此處所指是后者。
基本姿式:不論哪種姿式,只要自然、端正即可,多用靠坐式或側臥位。兩眼微閉,注視鼻尖,口亦微閉,舌抵上顎。
調勻呼吸:采用停閉呼吸法,可分為三種:一是吸一停一呼一吸……,二是吸一呼一停一吸……,三是吸一停一吸一呼……。如此周而復始,循環不已。從開始到結束,呼吸都要平靜均勻,緩緩進行。要注意呼吸深長、輕細、均勻;要建立鼻呼鼻吸、氣沉丹田的條件反射。
意守丹田:即在意念活動中,想象以腹內臍下三寸處的氣海穴為中心形成一個球形,使思想集中,排除雜念。
收功結束:練完功后要以肚臍為中心,用一手掌心按在肚臍上,另一手掌心貼在這只手的手背上,兩手同時以肚臍為中心揉轉,先由內向外,由小到大緩緩劃圈,左轉三十圈。稍作停頓后,再由外向內,由大到小劃圈,右轉三十圈,到肚臍處停止,即是收功。
“312”經絡養生法
“3”指合谷、內關、足三里3個穴位的按摩:合谷位于手背虎口處,在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凹陷中;內關在前臂掌側,腕橫紋上2寸處;足三里位于膝蓋骨下三寸外。三個穴位按壓每兩秒1次或連續揉按,早晚各1次,每次做5分鐘。能對全身經脈起到活躍與激發作用,達到全身氣血暢通、防病治病的目的。
“1”是意守丹田:平臥或端坐下進行腹式呼吸,用鼻吸氣時腹部鼓起,用口呼氣時腹部凹下,保持胸部不動,讓呼吸的頻率盡量放慢,全身盡量放松,意念集中在臍下三寸的丹田穴,早晚做2次,每次5分鐘。可激發人體腹部九條經脈及其臟腑的經絡與氣血運行,達到激活經絡、暢通氣血、強健臟腑的鍛煉目的。
“2”是兩下肢下蹲為主:兩條腿為主的下蹲運動,也就是雙手平舉做下蹲運動,也可以是慢跑、散步等運動。每次運動時間不宜過長,5至10分鐘即可,每天一定要堅持。通過全身骨骼肌的活動帶動全身經絡活躍,從而實現全身的全面經絡鍛煉。
健身氣功鍛煉對人體有什么好處
晨練氣功是一種獨特的自我鍛煉方法。它遵循一定的練功原則,使人的意念活動、機體內臟組織的運動以及肢體的運動互相配合,調動體內的“真氣”運行,并通過主動性的自我調節,慢慢地、循序漸進地調整和增強人體的生理功能,達到強身健體、防病治病,開發功能、延年益壽的目的。人體的絕大部分疾病,都是由于高級神經中樞活動障礙引起的。而練氣功可以直接對高級神經中樞進行調整,從而對人體產生多方面的作用。這些作用,大體說來有以下幾點:
(1)可以消除大腦的緊張及應激狀態。一個人處于精神緊張時,就會發生一系列的心理變化,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血糖升高,呼吸加速,四肢及軀干肌肉血流量增加,而胃腸道等消化器官的血流量則減少。醫學上把這各現象叫應激反應。它能幫助人們應付緊急情況。但如果一個人長期處于這種應激狀態,就會引起一系列病理變化,導致高血壓、消化性潰湯、神經衰弱等疾病。練氣功,放松和入靜,能有效地消除緊張狀態,使大腦皮層的興奮灶進入抑制狀態,從而消除了上述疾病產生的病理、生理基礎,保持了身體健康。
(2)可以改善心血管機能。實驗資料表明,練氣功時由于心率減慢及伴同的周圍血管舒張,可以改善血流動力反應,減輕心臟負擔,同時改善冠狀循環和心肌代謝,起到調節脂肪代謝,提高抗凝能力的作用,從而改進心血管機能。有高血壓病的人,在開始練功五分鐘后,血壓即開始下降,30分鐘后可以達到藥物性睡眠時的降壓水平,長期堅持練功更有助于血壓下降。
(3)可以協調植物性神經。人體的植物神經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大類,是支配內臟的神經。人體在健康時,這兩部分神經是互相協調的,維持著動態平衡。一旦某一部分神經的張力過強或者過弱,兩者失去平衡,人體就會發生病理變化而生病。練氣功,降低了人體對外界的應激性,使各組織器官活動減弱,向神經中樞發出的神經沖動也隨之減少,使神經中樞處于保護性抑制狀態,有利于植物性神經的平衡和協調,從而消除某些病變,增進人體健康。
(4)可以降低基礎代謝。放松和入靜時,思想安靜,身體松弛,心率變緩,這時身體的耗氧量減少,能量代謝也隨之減少,從而使機體各部重新積蓄能量,積聚精力。所以產,練氣功是一個有效的措施過程。
(5)可以增強消化吸收功能。練氣功時,真氣在體內運行,對內臟器官的功能有著很好的調節作用,而練功強調的呼吸方法,對各部器官也起著類似按摩的作用。特別是當氣在小腹聚集的時候,促進了小腸的血流循環,從而可以改善和增強腸道的吸收功能。
結語:年輕人如果心煩氣躁,壓力大,不妨就去練練氣功,氣功不但可以強身健體,也可以鍛煉你的意志力。雖然現在中老年練得比較多,也可能是年輕人不喜歡這項運動,但是如果了解了它的好處之后,你還會拒絕它嗎?希望大家都能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