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的中藥泡腳
“熱水泡腳,加點中藥”是我國傳統醫學寶庫中一種優秀的理療保健方法。
現代科研表明,人的雙腳上存在著與各臟腑器官相對應的反射區(穴位),刺激這些反射區,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調理內分泌系統,增強人體器官機能,取得防病治病的自我保健效果。
我國有一句古話:“中藥洗腳,勝吃補藥。” 每天若泡腳15分鐘就能發揮保健作用,如把雙腳浸入到40攝氏度左右的熱水中,約15~20分鐘后頭痛會明顯緩解。
這是因為雙腳血管擴張,血液從頭部流向腳部,可相對減少腦充血,從而緩解頭痛。
對于感冒發熱病引起的頭痛,熱水泡腳還有助于退熱。如果在泡腳同時能不斷用手按摩涌泉穴及按壓大腳趾后方偏外側足背的太沖穴,還有助于降低血壓。
并且,經常堅持中藥泡腳足療的應用范圍很廣,風濕病、脾胃病、失眠、頭痛、感冒等全身性疾病,截癱、腦外傷、中風、腰椎間盤突出癥、腎病、糖尿病等大病、重病后的康復治療等等都包括在內。
因此,堅持科學的足療,尤其對于緩解現代城市人群易發的各種職業病,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中藥泡腳的好處
第一,促進血液循環。腳自古就有人體的第二心臟之說。從養生理論看,腳離人體的心臟遠,而負擔重,因此,這個地方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 好,醫學典籍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尤其是對那些經常感覺手腳冰涼的人,泡腳是一個極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