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對中藥的第一印象是,中藥是苦的,不過,中藥是治本的,這個大家都是基本一致性贊同的!中藥,是中國古老的治病藥方,尤其是“望、聞、問、切”的診療方式,早已揚名海外了。事實上,中藥這門學問可以說是中華瑰寶。卻很少被大眾熟悉,可能是由于傳播的局限性。
“標本兼治”,講的是中、西藥結合,要想身體的疾病徹底痊愈,治本是重要的。喝中藥是一門“苦差事”,在喝之前,或許你應該多多了解它。
什么是中藥
中藥,是指在中醫學理論指導下,用于預防、診斷、治療或調節人體內外平衡的藥物。主要分為中成藥、中藥材兩類。中藥的“家”基本可以確定是中國,除了植物藥以外,動物藥如蛇膽、熊膽、鹿茸,鹿角等;介殼類如珍珠;礦物類如龍骨、磁石等,這些都是用來治病的中藥。
1、藥物療效
很多中草藥的療效不但經受住了長期醫療實踐的檢驗,而且也已被現代科學研究所證實,甚至有些中草藥的有效成分和分子結構等也已經全部或部分地研究清楚。
為了保證藥物的療效,中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于藥物的栽培、采收、加工、炮制、貯藏保管等方面,也都積累了極為豐富的經驗。
大量事實證明,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通過長期實踐所積累起來的醫藥遺產是極為豐富、極為寶貴的。我們應當珍視這個祖國醫藥學的偉大寶庫,努力發掘,加以提高。
2、食物療效
食療中藥,是指具有防治疾病或保健康復作用的飲食物,又稱為“食用中藥”、“食療本草”或“食物中藥”等。這類食療中藥包括谷物、水果、蔬菜、調料、禽獸、水產等類。
食療藥膳,藥膳是由具有治療作用的藥物、食物和調料配制而成的膳食,總體說來,藥膳既可單獨由食用中藥加工制成,又可以中藥材和食品為原料,按照一定的組合方式,加工、烹調而成。
中藥的妙用
補腎中藥、鹽水送服
鹽性寒,能清火、涼血、解毒,除口臭。因其味咸,能引藥入腎,所以可以作為藥引。一些補腎的中藥和中成藥可用淡鹽水送服,但這其中也有不少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