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里說:“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說明灸法可以起到針、藥有時不能起到的作用。至于灸法的保健作用,早在《扁鵲心書》中就有明確的記載:“人于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雖未得長生,亦可得百余歲矣”。
下面,小編就來告訴大家為什么針灸會有疼痛感。
針灸疼痛感不同的原因
一個好的醫生,他的針刺入病人體內后,會使病人局部產生或酸、或麻、或脹、或重、或疼感覺,這種感覺不是存在于病人表皮的,這種感覺來源于針尖所到部位,一個好的針灸醫生,會使針尖所到之處附近一大片區域都產生這幾種感覺,產生感覺的部位可以達到直徑5厘米,甚至更大。這種感覺是非常舒服的感覺。
如果是一個手法差的醫生,則可能帶給病人的是進針時的疼痛,以及行針時的疼痛,這種疼痛是非常不舒服的疼痛,這個疼痛部位是在皮膚的表層,是一種牽拉皮膚的刺痛,跟上面所說的舒服感覺完全不同,“疼”所發生部位也不一樣,上面所說的疼發生在深層,也就是針尖所到的部位,也就是有病痛的部位。
針灸養生方法
針灸養生法能夠調和氣血、平衡陰陽,進而補虛瀉實,全面調整臟腑的機能。針灸可以改善人體各個系統的功能,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從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復,對于養生保健具有重要意義。
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依賴經絡的傳輸布滿全身,發揮推動、溫煦、氣化、鞏固、防御、營養等作用。只有經絡暢通,氣血調和,臟腑功能才能正常進行,才能形泰而神安。通過一定的針灸手法,在腧穴部位進行適量的刺激,可以使阻塞的經絡通暢而發揮其正常的生理功能,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是針灸養生的作用機理所在。
陰陽平衡是健康者的生理狀態,針灸養生的目的就是調整和維系這種狀態。針灸平衡陰陽、協調臟腑的作用基本上是通過經絡陰陽屬性、經穴配合和針灸手法來完成的。針灸實踐表明,采用一定的針灸方法,作用于手太陰肺經,可以益肺氣、養肺陰;作用于手陽明大腸經,可以通氣機、助傳導。
作用于足陽明胃經,可以和胃氣、養胃陰;作用于足太陰脾經,可以健脾氣、壯脾陽;作用于足少陰心經,可以益心氣、補心血、養心陰、振心陽;作用于手太陽小腸經,可以清利小腸;作用于足太陽膀胱經,可以助氣化、利水道;作用于足少陰腎經,可以滋腎陰、壯腎陽、補腎氣;作用于手厥陰心包經,可以護心神、益血絡;作用于手少陽三焦經,可以調暢三焦氣機、促進三焦氣化,使五臟六腑得以濡養;作用于足少陽膽經,可以清利膽腑;作用于足厥陰肝經,可以疏肝氣、補肝血、養肝陰、平肝陽;作用于任脈,可以調理陰經;作用于督脈,可以調理陽經。
結語:針灸養生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對于養生的這5大穴位你知道了嗎?只有找對了穴位才有養生保健的功效哦。這些穴位對于身體疾病很有的預防和治療的作用,但是小編在這里提醒大家,針灸的時候一定要去一些正規的醫院,注意針灸的相關事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