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將黃芪洗凈切片,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煎煮去渣取汁;將粳米淘洗干凈,與陳皮、紅糖放入鍋中,再倒入黃芪汁,加清水適量,煮至米爛熟即成。
功效:益氣補血,適用于氣血虛弱所致顏面蒼白無華者。
百合紅棗銀杏羹
原料:百合50克,紅棗10枚,白果50克,牛肉300克,生姜兩片,鹽少許。
制法:將新鮮牛肉用滾水洗干凈之后,切薄片;白果去殼,用水浸去外層薄膜,再用清水洗凈;百合、紅棗和生姜分別用清水洗干凈;紅棗去核;生姜去皮,切兩片。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放入百合、紅棗、白果和生姜片,改用中火煲百合至將熟,加入牛肉,繼續煲至牛肉熟,即可放入鹽少許,盛出即食。
功效:補血養陰,滋潤養顏,潤肺益氣。
藥膳發源于我國傳統的飲食和中醫食療文化,藥膳是在中醫學、烹飪學和營養學理論指導下,嚴格按藥膳配方,將中藥與某些具有藥用價值的食物相配伍,采用我國獨特的飲食烹調技術和現代科學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那么,藥膳有哪些特點呢?本文來為你一一介紹。
注重整體,辯證施食
所謂“注重整體”、“辯證施食”,即在運用藥膳時,首先要全面分析患者的體質、健康狀況、患病性質、季節時令、地理環境等多方面情況,判斷其基本證型;然后再確定相應的食療原則,給予適當的藥膳治療。如慢性胃炎患者,若證屬胃寒者,宜服良附粥;證屬胃陰虛者,則服玉石梅楂飲等。
防治兼宜,效果顯著
藥膳既可治病,又可強身防病,這是有別于藥物治療的特點之一。藥膳盡這多是平和之品,但其防冶疾病和健身養生的效果卻是比較顯著的。如山東中醫學院根據古代食療和清宮保健經驗研制而成的“八珍食品”,含有山藥、蓮子、山楂等8種食用中藥,幼兒食用30天后食欲增加者占97%,生長發育也有改善;再如,萊陽梨香菇補精,是由萊陽梨汁和香菇、銀耳提取物制成,中老年慢性閂病患者服后不僅能顯著改善各種癥狀,而且可使高脂血癥者血脂下降,并可使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良藥可口,服食方便
由于中藥湯劑多有苦味,故民間有“良藥苦口”之說。有些人,特別是兒童多畏其苦而拒絕服藥。而藥膳使用的多為藥、食兩用之品,由藥物、食物和調料三部分組成,既保持了藥物的療效且有食品的色、香、味等特性;即使加入了部分藥材,由于注意了藥物性味的選擇,并通過與食物的調配及精細的烹調,仍可制成美味可口的藥膳,故謂“良藥可口,服食方便”。
結語:通過上文小編介紹的中醫藥膳養生的知識,相信在閱讀完小編的文章以后,你對藥膳的知識一定相當了解了。在你空余時間可以嘗試做一下小編給你的藥膳常識哦,相信小編的推薦,真的很不錯哦,趕快來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