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經消斑
黃褐斑,臨床上很常見,是指對稱性發生于面部的淡褐色或深褐色色素斑,好發于鼻部、額部、顴部、口周和面頰等處,多無自覺癥狀。筆者根據臨床觀察認為黃褐斑往往與一些婦科疾病相關,如月經不調、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瘤等。
婦女以血為本,其生理特點,則以經血為重點,首重調經。臟腑和調,精氣、津血上榮,黃褐斑自然消退。針灸既可以改善局部盆腔的血運,又能通調面部血運,既調整了內在臟腑功能,又可有效地緩解臨床癥狀。
利祛痤瘡
痤瘡,又稱“粉刺”,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癥,好發于顏面、胸、背等皮脂腺發達的部位,若不及時治療或防治不當,可遺留終身難愈的瘢痕而影響容貌。現代醫學認為針灸痤瘡主要與雄激素、毛囊和皮脂腺內微生物有關。
根據中醫辨證分析,可將痤瘡分為肺胃濕熱型和血瘀痰凝型,通過針灸既可以清肺胃之熱,又可以化痰濁之瘀,促進毛細血管血流,加強表皮細胞的新陳代謝,并能抑制面部皮脂腺分泌,疏通皮脂腺排泄孔道,防止脂栓形成,消除粉刺。針灸還能調節雄激素的分泌,從而抑制過旺的皮脂腺分泌,起到由內而外、表里貫通、氣血暢達的療效,使失衡的機能狀態趨于平衡。
針刺美容的注意事項
由于人的生理機能和生活條件因素所致,在針刺時,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美容者在過于饑餓、疲勞、精神過度緊張時,不宜立即進行針刺。
孕婦慎刺,一般妊娠前3個月禁刺,以免引起流產。在月經期間,亦不應針刺。
若皮膚有感染、潰瘍、瘢痕或腫瘤的部位,也不宜針刺。
常有自發性出血或損傷后出血不止的求美者,不宜針刺。
頭面部禁刺穴位:中醫古籍中記載頭面部承泣穴、總會穴、腦戶穴、神庭穴、玉枕穴禁用針刺。
針灸的作用
1、疏通經絡
可使淤阻的經絡通暢而發揮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針灸基本直接的治療作用。經絡“內屬于臟腑,外絡于肢節”,運行氣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經絡不通,氣血運行受阻,臨床表現為疼痛、麻木、腫脹、瘀斑等癥狀。針灸科選擇相應的腧穴和針刺手法及三棱針點刺出血等使經絡通暢,氣血運行正常。
2、調和陰陽
使人的機體從陰陽失衡的狀態向平衡狀態改善,是針灸治療終要達到的目的。疾病發生時的機理是復雜的,但從總體上可歸納為陰陽失衡。針灸調和陰陽的方法是通過改善經絡陰陽屬性、經穴配伍和針刺手法完成的。
3、扶正祛邪
可以扶助機體正氣及驅除病邪。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的過程,實質上就是正邪相爭的過程。針灸治病,就是在于能發揮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結語:看了小編寫的中醫針灸養顏排毒的知識,相信只要仔細閱讀完小編的文章,對于愛美的你一定可以從小編寫的內容中,看到你想要的知識。針灸幾乎沒有副作用,若果你選擇針灸來美容的話,小編建議你一定要請專業人士哦,因為這樣才可以把針灸的效果發揮到大,也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