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關改善心臟功能
心痛、心悸、胸痛是中老年人常見疾病。有這樣一個穴位,經常按摩就可以起到一個保護心臟的作用——內關穴,能夠寧心安神、理氣止痛,還可以治療暈車、暈船等,對懷孕前3個月惡心、嘔吐的妊娠反應療效也很好。
沿著手腕上下方向或用硬幣側輪滾動按揉,每天按揉半小時。
穴位一點通:內關穴位非常好找,在腕橫紋上面兩橫指,我們稍微用點勁,有兩個大筋,在兩個大筋之間就是內關穴,輕輕按壓有一種很酸脹的感覺。
曲骨消除前列腺炎尷尬
曲骨穴和膀胱泌尿系統的關聯大。但凡與之相關的疾病,如通利小便、調理月經等,都可以找曲骨穴,是治理下焦疾病的一個重要穴位。
每天按摩曲骨穴50至100次,可以很好地緩解前列腺的壓力,解決尿頻尿急等小便問題。
穴位一點通:在小腹部,由肚臍從上往下推,會觸摸到一個拱形的骨頭,這塊骨頭就是恥骨,在這個拱形邊緣的中點的位置就是曲骨穴。
人體十大養生穴
明目醒腦穴
風池,中醫講“頭目風池主”,就是因為風池穴能治療大部分風病。風池穴位于后頸部,后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處,與耳垂齊平,常與攢竹穴、太陽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治療眼部疾病,緩解眼部癥狀。按揉以上穴位,同時配合頸椎矯治,對治療近視眼有很好的療效。此外,按揉風池穴和周圍肌肉,可以有效地緩解頸椎病、外感風寒、內外風邪引發的頭痛,以及長時間低頭工作導致的頸部疲勞。工作間隙,輕叩風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的作用。
養胃穴
中脘,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線上,胸骨下端與肚臍連接線中點處,按壓時會有酸痛感。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急性胃刺痛患者可點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壓10秒,松開,再壓,如此反復,三五分鐘就可緩解癥狀;慢性胃不適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輕揉,可促進消化;急性胃腸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同時,還可以按揉天樞穴(位于肚臍旁2寸處)、大巨穴(位于臍下2寸旁開2寸)配合治療。
補腎固元穴
關元,肚臍以下3寸(約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攏的寬度)處就是關元穴。按揉關元穴可補充腎氣,延緩衰老。對男性來說,按揉關元穴可以緩解腎虛、腰酸、掉發等問題。對女性來說,按揉關元穴可以治療和緩解很多婦科病。按揉關元穴前,要先搓熱手掌,將掌心對準腹部的關元穴做搓揉的動作,由輕到重,直到感覺發熱。
養護心臟穴
內關,伸開手臂,掌心向上,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間有兩條筋,內關穴就在離手腕距離兩個手指寬的兩條筋之間。按揉內關穴有助于血氣暢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鐘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除了保護心臟,內關穴還是個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發心臟病時,先讓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期間,配合按揉內關穴可起到緩解疼痛的效果。此外,按揉內關穴還能緩解頭疼、口干、嗓子疼、頸椎病、肩周炎、腰部疼痛等病癥。
清熱止痛穴
合谷,合谷穴又稱虎口,位于拇指和食指合攏后,隆起肌肉高處。合谷穴有清熱解表、鎮靜止痛的作用,對頭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緩解和治療作用。由于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燒、上火牙疼,吃了藥不能馬上見效,均可通過指壓合谷穴來緩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脹為宜。如果伴有發燒,可用瓷湯勺刮頸后部皮膚或用手指揪拉周圍皮膚,直到發紅發紫,有助于排出熱毒,較快退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