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方劑制劑有哪些
1、麻黃湯《傷寒論》
麻黃、桂枝、杏仁、甘草。
用治因感受風寒之邪證見:惡寒發熱,頭痛身疼,無汗而喘,脈浮緊的傷寒表實。
《傷寒論》曰:“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2、三拗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麻黃、杏仁、甘草。用治感受風邪,鼻塞身重,語音不出,或傷風傷冷,頭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痰多,胸滿氣短。
3、大青龍湯(《傷寒論》)
麻黃、桂枝、甘草、杏仁、生姜、大棗、石膏。
三方用于外受風寒之邪,內有郁熱的表寒里熱證。
證見:發熱惡寒,寒熱俱重,脈浮緊,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
《傷寒論》曰:“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燥者,大青龍湯主之。”
4、小青龍湯(《傷寒論》)
麻黃、芍藥、細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
本方治風寒束表,水飲內停的表寒里飲證。
證見:惡寒發熱,無汗,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飲咳喘,不得平臥,或頭面四肢浮腫,舌苔白滑,脈浮者。
《傷寒論》曰:“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 小青龍湯主之。”
5、麻杏石甘湯(《傷寒論》)
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本方用治風熱襲肺,或風寒郁而化火,壅遏于肺的喘咳癥。
證見:身熱不解,咳逆氣急、鼻煽、煩渴,面赤唇紅,有汗或無汗,舌苔白或黃,脈滑而數者。
《傷寒論》曰:“發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