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藤的功效
祛風濕,通經絡,理氣,止痛。
主風寒濕痹,肢節疼痛,筋脈拘攣,脘腹冷痛,水腫。
治風寒濕痹,關節疼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哮喘,久咳。
《本草再新》:行經絡,和血脈,寬中理氣,下濕除風,理腰腳氣,治疝,安胎。
《浙江中藥手冊》:宣痹,化濕,通絡舒筋。治腿膝痿痹,關節疼痛。
1、祛風濕,通經絡
用于風、寒、濕痹。
痹證,是指人體肌表、經絡遭受風、寒、濕、熱之邪侵襲,氣血經絡為病邪閉阻而引起筋骨、肌膚、關節酸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或關節腫大為其特征的一類疾病。
《素問痹論篇》亦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
根據病因不同,痹證可分為“行痹”、“痛痹”、“著痹”和“熱痹”。
海風藤,性味辛、苦,微溫,可用于風、寒、濕邪所行起的行痹、痛痹和著痹。
體關節疼痛重著,肌膚麻木不仁,手足沉重,活動不便。疼有定處,陰雨天更甚。
甚則腰脊冷痛、沉重。
兼有胸悶,時泛惡,肢體困重等證。
舌苔白膩,脈濡緩。
海風藤燥濕袪濕,行氣散風,溫經通絡。
為治著痹之要藥?!墩憬兴幨謨浴纺浚?ldquo;宣痹,化濕,通絡舒筋。”
2、舒筋骨、利關節
用于筋脈拘攣、關節不利之證。筋脈拘攣有實證和虛證之分,實證可因中風、中寒、中暑、中濕而起,虛證可由傷津亡血或陽虛,筋脈失養所致。
海風藤性專祛風濕、行氣血、通經脈、舒筋骨而利關節、止拘攣,可用于因中風、中寒、中濕所引起的關節不利、筋脈拘攣實證。
《本草再新》日其:“行經絡,和血脈……。”
3、活血通脈
可用于跌打損傷。
外科跌打損傷,傷處血脈不通,氣滯血瘀,可見紅、腫、疼痛,活動不便。
海風藤味辛、苦,氣微溫,性能祛濕,行氣,活血,溫通經脈,以消腫,去瘀,止痛。
《四川中藥志》即以其泡酒服,治跌打損傷,用之顯效。
4、行氣寬中
可用于哮喘及久咳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