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的功效有哪些
功效主治
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治熱病煩渴,吐血,衄血,肺熱喘急,胃熱噦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腫,黃疸。
《本經》:"主勞傷虛羸,補中益氣,除瘀血、血閉寒熱,利小便。"
《別錄》:"下五淋,除客熱在腸胃,止渴,堅筋,婦人崩中。"
《日華子本草》:"主婦人月經不勻,通血脈淋瀝。"
《滇南本草》:"止吐血,衄血,治血淋,利小便,止婦人崩漏下血。"
《綱目》:"止吐衄諸血,傷寒噦逆,肺熱喘急,水腫,黃疸,解酒毒。"
《本經逢原》:"治胃反上氣,五淋疼熱及痘瘡干紫不起。"
《動植物民間藥》:"治腳氣。"
涼血止血
白茅根味甘,性寒,功擅涼血止血。主要用于因風、熱、燥等外邪侵犯人體,邪熱損傷脈絡,迫血妄行,或久病或熱病導致的血證。
清熱通淋
常因多食辛熱肥甘之品,或嗜酒太過,釀成濕熱,下注膀胱,使膀胱氣化失司,或因下陰不潔,穢濁濕邪侵入膀胱,釀成濕熱,發而為淋。熱淋主要表現為:小便短數,灼熱刺痛,溺色黃赤,少腹拘急脹痛,或有寒熱,口苦、嘔惡,腰腹疼痛等。用白茅根具有清熱利尿的功效。
濕熱癃閉
白茅根其功效之一為清熱利尿,故可用于因熱邪所致小便不利的實熱證。
利濕退黃
由于濕熱之邪侵犯人體,機體疏泄失職,外溢肌膚發為黃疸。或由于疫熱之邪,熏蒸肝膽,疏泄無權,瘀熱不化,病發為黃。證見身目發黃如橘子色,其色鮮明,倦怠少食,惡心、嘔吐、脘腹脹滿,腹痛脅痛,小便黃如濃茶等。應用白茅根可清利濕熱、利尿、退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