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后世由實驗、證明所陸續發現的新穴,至今已達4000多個,可說是一套極為完備的實用醫學。將人體肝、心、脾、肺、腎等五臟,及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等六腑的活動功能,及相互關系分析歸納成臟腑學說,而五臟六腑各有經絡連系通過。加上手厥陰心包經及任、督二脈,便成為十四條經絡。經絡是“功能”的傳導通路,因此,布滿全身,也影響到整個人體,由內而外,從頭至腳均在其范圍。
中醫腳底養生,可以達到治病強身的目的。因為腳部特定部位與體內各臟器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系。腳底部存在著各臟器的反射區,某些臟器發生病變后,可以在其反射區上反映出來。按摩和刺激相應的反射區,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中醫腳底養生的特點其一是任何人都可以隨時隨地實行,按壓搓和敲擊的方法很容易掌握,費時不多。
糖尿病人應該經常泡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發癥之一,給患者家庭及社會造成很嚴重的影響和負擔,加上目前對于糖尿病足的治療和了解,各大醫院采取的方法大多是截肢的手段,給患者帶來了嚴重的創傷。
糖尿病足常表現為腳上皮膚干燥、彈性差,皮色變暗,肢體麻木、感覺差,逐漸出現刺痛,長時間行走后腿痛,逐步發展到休息時也痛,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嚴重的可引起皮膚潰爛、感染化膿,甚至壞死。所以 ,當出現抬高下肢時足浴皮膚蒼白,下肢下垂時則呈紫紅色,足浴發涼,足背動脈搏動減弱等早期癥狀時,應及時治療及預防。
中藥方:艾葉20g、蘇木10g、生甘草10g、紅花10g、沒藥10g、草烏(制)10g、川芎10g、透骨草30g、秦艽10g、伸筋草15g。將上藥水煎取汁,適當溫度時足浴20~30分鐘,每日一次,每次一劑。此方有溫經通絡,活血止痛作用。
中藥足浴屬于傳統療法中的外治法之一,它是將水和藥盛于器械內,浸泡足浴及下肢,使足浴及下肢的皮膚在磁場作用下通透性增加,同時通過溫水熏洗刺激下肢及足浴的多個穴位及經絡,以調整人體氣血陰陽平衡,達到治療疾病、養身保健的目的。
糖尿病足的早起的潰瘍癥狀一般以此作為一個評斷標準:潰瘍面小于等于2厘米尚未出現危機肢體的炎性侵潤,表淺潰瘍沒有累及骨和關節的,沒有出現嚴重的出血和全身中毒表現的。都是糖尿病足的早期表現,大家了解到了,就要注意了,如果有以上表現的盡快治療,療效會有很大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