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壺的燒成
陶瓷泥料在燒成時都必須經過預熱烘干、高溫、冷卻這樣一個過程,朱砂泥由于其性質特殊,所以在整個燒成過程中的任何一個階段,都有特殊要求。首先是烘干時間必需要比紫砂泥料的烘干時間長,因朱砂泥密度高、氣孔極小,水分不易散發出來,只能用時間來克服這個問題。甚至高溫帶時間也必須拉長而緩慢升溫,因為朱砂泥在燒成結晶過程中比較活潑,特別在最高溫度時相當劇烈,這是高結晶度泥料的特性。再則是冷卻過程也必須十分緩慢,稍有過快就會出現驚破而前功盡棄。
越是好的泥料燒結溫度越低
朱砂泥燒成的最高溫度,比紫砂泥料低,大約只能在1040°C左右,當然,由于礦藏的差異,配方的彌補,或多或少會有一些變化,但最高也不會超過1060°C。行家們知道,高溫泥料不稀奇,特別是紅泥。事實是如此,越是好的泥料,燒結溫度越是低。正因為燒成溫度低、過程長,所以,朱砂泥在一般的截面推板窯里是不能燒成的,而只能在電爐里或瓦斯爐里燒。電爐或瓦斯爐又存在輻射面積和距離這樣一個問題,故安排位置頗有講究,否則就會出現壺體色澤不均勻,產生陰陽面這種不理想的后果,當然,這些問題并不是沒有辦法解決的,但必須經過多次實踐、分析、對比,才能總結出一整套相應的辦法,況且每一只窯爐的特性及效果也存在差異,故一般要固定在一種爐里燒。
欲做出好泥料 礦源上下功夫
關于燒成溫度,有必要提一下被許多人誤解的一個原則性的概念。我們發現有幾個配料師傅,意欲做出一流朱砂泥,單純地使泥料吃溫降低,在泥料中添加了許多各式各樣的溶劑,強行使溫度降下來,其結果當然是牽強附會,令人失望。任何一種泥料中都不能加入太多的化學元素,否則會影響泥質,并給制作帶來許多困難。要做出好的泥料,一定必須在礦源上下功夫,不然的話,恐怕絞盡腦汁、付出時間、精神、經濟的代價,最后還是會失望的。所以,這些師傅們至今還沒有達到他們理想的目標。其實,這是一個研究方向的問題。再從另一個角度上分析:泥料里添加許多氧化金屬,盡管經高溫燒成結晶,但在泡茶過程中,還會有殘存游離分子跑出來,被人吃到肚里去。假若加入陶瓷餐具禁用的金屬氣化物添加料,那么,長期使用這種砂壺泡茶,其后果不堪設想。
坯體干濕 影響朱泥壺的燒成
朱砂壺的燒成,還有一個很特別的要求,就是進窯時坯體的干濕程度頗有講究。燒成過程既是物理反應,又同時存在化學反應。朱砂泥里所含的一些天然半氧化成份,都必須有水份的參與在高溫中完成終變,故坯體不能過干,當然也不能過濕,適度的拿捏要在實際工作中憑經驗而掌握,同時還要注意環境溫度。再有一個較重要的因素是空氣的氣氛,氣壓低時,由于空氣張力增加,加上含氧量減少,對朱砂泥壺的燒成是個不利因素,在這樣的情況下燒出來的壺,其主要不足是色澤差,而色澤不好,就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實際效果沒有達到,所以朱砂壺的燒成,還必須選擇天氣狀況。
朱砂和紫砂泥料制品均需要氧化焰高溫燒成。二種泥料的升溫曲線與最高溫度各有不同。朱砂壺燒成的窯位偏差直接影響燒成的質量效果,另外,冷卻過程也特別緩慢。
結語:制作紫砂壺是件需要細心的事情,每個制作者在制作一把壺的時候,都投入了感情,所以制作出來的壺才是那么的有靈感。紫砂壺的制作對窯溫有很大的要求,不一樣的窯溫燒制出來的紫砂壺也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