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到一些年輕的媽媽們抱怨,都是因為生孩子而出現身體上的疾病。老人認為這是月子病,但是在現實情況中確實會有一些疾病會在女性產后更容易患上。
1.脫發
幾乎每個女性都逃不過產后脫發情況,一般這屬于一種正常生理情況,因為在孕期毛囊處于休眠期,而產后的4-20周左右便進入脫發期間,這是因為體內激素重新調整引起。
但是,如果產后精神狀態差、不注意清潔、頭發油膩,以及維生素缺乏,則會加重頭發的脫落,甚至有謝頂風險。需要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
2.出現肥胖
產后的媽媽真的很少人能恢復到原來體重,這種現象在醫學上稱之為生育性肥胖,主要是因為懷孕和分娩,導致身體脂肪代謝異常,而失去了平衡,常見的產后變態反應,合理飲食、運動可以調節,但若放任自如,那真的就成大媽了。
3.出現便秘
女性在孕中期、產后都可能發生便秘問題,產后便秘與活動較少、飲食過于精細、身體太虛弱等有關,尤其受到腹部肌肉膨脹和盆地肌肉松弛,使排便力量減弱。
4.出現痔瘡
與便秘同樣,痔瘡會在孕期和產后出現,因為子宮增大而壓迫到靜脈血管,影響血液回流,導致痔瘡的形成。另外,在分娩過程中屏氣用力也會誘發痔瘡。
痔瘡雖然長在特殊位置,但是不能諱疾忌醫,除了運動、補充粗纖維之外,還要注意就醫。
5.膀胱炎
不少新媽媽會在產后出現尿頻、憋尿困難等問題,這與膀胱肌肉松弛有關。另外,因為膀胱肌肉松弛,還會導致尿液在膀胱中聚集過多,容易引起膀胱炎。
這種情況下,多飲水、注意清洗,有助于預防膀胱炎,而當排尿刺痛、灼熱時,即需要就醫。
6.關節痛
產后女性發生關節痛、腰酸背痛,不一定是月子病,還與體內激素變化有關。因為產后體內激素會發生明顯變化,使女性的肌腱、肌肉彈性下降,加之鈣流失等問題,容易出現關節不適。
此時,要注意避免提重物、受涼,以及要補鈣。
7.乳腺炎
產后身體會受泌乳素的影響而分泌乳汁,乳腺不暢,會導致乳汁淤積或乳頭破損等,這樣會進一步的引起細菌感染,增加乳腺炎的發生幾率。
所以,產后要注意乳房的清潔,哺乳期間避免破損,另外,產后開奶不適宜胡亂按摩,應當請醫生或專業人士。
本篇文章版權歸三九養生堂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