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在生產的時候有時候會選擇剖宮產,而剖宮產對于產婦的傷害是比較大的,所以在剖宮產之后一定要好好護理,那么剖宮產如何護理比較好呢?下面大家就一起來具體的看一看吧!
剖宮產媽媽產后7天的護理
分娩當天
1、剖宮產媽媽應該采取左側臥位休息,使身體和床成20度~30度,這個姿勢可以減輕對傷口的傷害比較小。
2、術后6小時內因麻醉藥藥效尚未消失,全身反應低下,為避免引起嗆咳、嘔吐等,應暫時禁食。若剖腹產媽媽確實口渴,可間隔一定時間喂少量的溫水。術后6小時,可進食流食,如蛋湯、米湯、藕粉等,不喝牛奶、紅糖水、豆漿等脹氣飲品。
3、進食之前可用少量溫水潤喉,每次大約50毫升。若有腹脹或嘔吐的現象,應多下床活動,第一餐若無任何腸胃不適,則可在下一餐恢復正常的食量,哺喂母乳的媽媽可食用魚湯,多喝水。另外,術后麻醉藥的作用漸漸消退,幾小時后便開始感覺疼痛。所以,要對術后疼痛做好一定的精神準備。
產后第二天
1、可以進行輕微的活動,做好多翻身,促進腸蠕動功能恢復,盡早排氣,消除腹脹。
2、剖宮產第二天開始分泌初乳,這時候可以給寶寶哺乳。
3、手術后24~48小時后,會將導尿管拔掉。拔出導尿管后,應盡量自行解小便,以便達到自然沖洗尿路的目的。如果不習慣臥床小便,可下床去廁所,再解不出來,應告訴醫生,直至能暢通排尿為止,否則易引起尿路感染。
4、盡早下床活動,逐漸增加活動量,以促進腸蠕動和子宮復歸,避免腸粘連及血栓性靜脈炎。
5、剖宮產后的第2天,傷口換敷料,檢查有無滲血及紅腫的情況,一般術后傷口需要換藥兩次。如為肥胖病人,或患有糖尿病、貧血及其他影響傷口愈合的疾病要謹慎。
產后第3天
開始排氣了,就說明腸胃功能恢復正常。,此時,疼痛得到了一定的緩解,身體迅速恢復,完全可以獨自去衛生間了。
產后第4天
身體雖沒有完全恢復,但可以行走,要做輕微運動,并堅持按摩乳房,在家人的幫助下每4~6小時讓寶寶吸吮一次。
產后5~6天
到了第5~6天,新媽媽就可以自主排便了,此時新媽媽的腸蠕動已經恢復正常,而且這時候手術的疼痛感也幾乎消失了。
產后第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