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寶寶是一個女人一生中重要的事情,現在的很多孕婦都希望能夠順產,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不得已剖腹產!你們知道剖宮產后注意事項都有哪些嗎,剖腹產坐月子注意事項又是什么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剖腹產坐月子禁忌吧!
剖腹產后飲食應該注意什么
坐月子其中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月子餐,因為媽媽不僅要補充自身在懷孕期間及分娩時的消耗,還要補充足夠的營養,使母體分泌充足的乳汁來哺育嬰兒,再者研究表明,恰當的食補可以使產婦身心健康得到很好的恢復,能夠有效的預防產后抑郁癥。
但是剖腹產的媽媽因術前和術后的禁食,其消化能力比較弱,因此在飲食安排上必須循序漸進,有過渡,所以今天就和您說說,剖腹產媽媽第一天應該吃些什么?
剖腹產后應該嚴格遵照醫囑,術后6-8小時禁食,待排氣并經醫生確定可以進食后方可執行。
那么怎樣去幫助排氣呢?
說到排氣,媽媽可能第一反應就是蘿卜湯,只不過蘿卜湯必須要過濾掉其中的蘿卜絲。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使用雜糧米油。這兩種食物應在產婦未排氣前分6次送,每次送150-200毫升,直至通氣。
怎樣做雜糧米油呢?
雜糧米油是由糙米/白米/小米各一半熬制,不加堿。
產后第一周的飲食原則是什么?
孕期媽媽體內儲存了大量的水份,分娩后需要慢慢將水分排出,但是產后第一周卻是“利水消腫”的關鍵時期,因此媽媽不能吃太咸的食物或者是含有很多調味品的食物,避免食用腌漬食品和罐頭食品,以免引起體內水分滯留,不宜排出。除此之外,媽媽還應遵循這樣的原則:
產后第一周的飲食目的是去惡露,散寒,利水消腫,促進乳汁分泌。產后應先排惡露,后補氣血,惡露越多,越不能補,飲食重點應放在促進新陳代謝,排出體內多余水分。
媽媽通氣后的第一天應該吃點什么呢?
通氣后,媽媽的飲食可以從流食逐漸過渡到半流食,整個過程中適宜進食富有營養并易消化的食物,如爛粥、軟面條、面片湯等,然后再依產婦體質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
剖腹產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不宜平臥:手術后麻醉藥作用消失,產婦傷口感到疼痛,而平臥位對子宮收縮疼痛敏感,故應采取側臥位,使身體和床成20-30度角,將被子或毛毯墊在背后,以減輕身體移動時對切口的震動和牽拉痛。
不宜靜臥:術后知覺恢復后,就應該進行肢體活動,24小時后應該練習翻身、坐起,并下床慢慢活動,這樣能增強胃腸蠕動,盡早排氣,還可預防腸粘連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
不宜過飽:剖腹手術后多食,會導致腹脹,腹壓增高,不得于康復。所以,術后6小時內應禁食,以后逐步增加食量。
及時排便:剖腹產后,由于疼痛致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及時排泄,易造成尿潴留和大便秘結,故術后產婦應按平時習慣及時大小便。
嚴防感冒:感冒咳嗽可影響傷口愈合并,劇咳甚至可造成切口撕裂。已患感冒的產婦應及時服用藥物治療。